目前分類:深耕教育 (1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青年收入翻轉系列之一】政府無能,老闆無良,22K怎麼辦?

范疇   2014.11.11

那一年我們一起吃便當的日子

25年前,時間是1989年,台灣的人均GDP是7,500美元,台灣大學旁邊剛蓋好的華廈每坪12萬元新台幣,台北仁愛路巷子裡便當店每餐平均消費50元,公司的夜間部工讀生月薪18,000元,專科學歷小會計24,000元。當年,青年風塵僕僕的騎著機車滿街跑。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要下雨  爹要教子

網路文章分享

忙完《讓子彈飛》後,姜文幾乎整整一年時間沒有露面,與他一起消失的,還有兩個兒子。原來,姜文是帶著孩子「移民」了,為期一年。是歐美還是新澳?姜文的回答讓人吃驚不小——都不是,是新疆。

姜文的兩個兒子一個六歲一個四歲,對兩個孩子,姜文非常不滿意。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令人震驚的德國教育:就是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網路文章分享

我在德國時候沒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现在卻從中發現了很多意外的東西:

1、德國幼稚園沒有年級,所有年齡的都混在一起。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停止你的寵愛!慣子如殺子!再富,也要窮孩子!

網路文章分享   

前些天,帶兒子去逛書局,他吵嚷著要我買一個精緻、昂貴但不實用的鉛筆盒給他,最後我只買了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給他,他的嘴頓時呶了起來。

接著,他看中一個設計小巧玲瓏,曲線優美,尺面圖案喧賓奪主地蓋過刻度的精美塑料尺,但我買給他的卻是一把木尺。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台灣教育翻轉思考之四》什麼樣父母養出什麼樣教育部

范疇   2014.07.08

人才來自教育,但教育不一定來自國家。猶太人1948年才建國,但從18世紀起,猶太人就人才濟濟,思想、科技、經濟上影響了整個地球。試問,四處遷徙、到處受排擠的猶太人,何以在沒有一個國家教育體制,也沒有「教育部」的條件下,得以培育地球級的人才?

答案是:猶太人沒有國家、沒有政府、沒有教育部,但是有紮實的家庭教育和自己的學校。套用台灣最流行的句法,猶太人向來「自己的孩子自己救」。在這種價值觀下,建國之後養出了今天的以色列教育。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教育翻轉思考之三》搶救大學生,請拿起手術刀

范疇   2014.06.23

談遍各階層,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台灣再不翻轉就沒救了。各方人士,都在憂心忡忡的疾呼變革,政治上的、經濟上的、文化上的、教育上的。每個陣營,都在推銷自己的看法,指責他人的不是。然而,很少人正視一個冷酷的事實,那就是,台灣已經超載了,若不先進行手術式的卸載,也就是先做「減法」,台灣的回旋餘地將越來越小,就如小籠子裡的困獸,任何掙扎都只會傷到自己。

今天的台灣,什麼都已經超載,人口超載了(儘管有少子化的問題)、政府公務體系超載了、財政超載了、人民心理的期望也超載了。關於這種全面超載的現象,作者在《與中國無關》一書中做了詳細的分析,此文無法盡言。此處僅以教育為討論範圍,說明超載的可怕性,以及治療教育超載所需要的手術。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論-廉價大學 教不出有競爭力人才

2014-08-19 01:23 中國時報 林建山

新任教育部長吳思華的起身炮是要讓各個公私立大學學費「鬆綁」調漲,當然是個值得喝采的決策;但是,卻又在這項宣示中附加了,包括調漲幅度不得超過1%小微幅度等諸多「既反市場」「又大不合理」的前提限制條件,使這項宣示變成「說漲等於沒漲」的敗筆。

大學學費的落後型偏低及數十年凍漲,是造成台灣高等教育發展滯後,以至國家人力資本全球競爭力日益頹落的變數之一。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缺額透露的警訊

【聯合晚報╱午後熱評】2014.08.06

大學指考今天放榜,錄取率95.7%,創五年來新高;缺額301人,比去年增加84人,近九成缺額集中在兩所私校。這透露出嚴重的警訊。

當人人可以讀大學,表示大學招生可以來者不拒,變相鼓勵不適合讀大學的人,也來爭取一張大學文憑,延緩進入就業市場;而增加四年時間成本,畢業後若學非所用,對個人和社會都是成本的浪費。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贏家定規則 教改的階級命運

【聯合報╱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新北市)】

這世界可分成兩種人,一種是訂立規則的人,一種是順應規則的人。在台灣,教改往往是優勢階級依其階級利益所設立的競技場,他們不斷訂定規則、修改規則,而弱勢階級只能依附遵循,最後總淪為輸家。

從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到十二年國教所強調的「適性揚才」,優勢階級不斷設計出一種更精良、更細緻的社會篩選機器,做為選才和舉才的評斷標準。不幸的,在這套機器的篩選過程中,弱勢階級往往成為掉落坑底糟粕的犧牲者。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文量化陋習 掛名掛到「祖師爺」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2014.07.15

一篇論文到底可以有多少作者掛名?學界指出,一般理工、生醫領域三到五人正常,十多人可能是團隊合作計畫;若加上未對研究有實質貢獻的「榮譽掛名」,有時可達卅、四十人,甚至上百人,尤以醫界最常見。醫界學者說,這是源自日據時期傳承下來的「祖師徒」習慣,即使老師的老師什麼都沒做,也要幫他掛個名以示尊師。

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指出,一般掛名的目的可分為實質和非實質;「實質」是指學者掛名論文,增加著作量,有助於升等、申請計畫。「非實質」則是亞洲國家特有的「師徒相傳、尊師重道」習慣扭曲而產生。東方國家從小教育就看量化指標,像考試、比分數,評比起來似乎最公平也最輕鬆,到了學術界仍習慣用論文引用率、期刊影響因子等量化指標,來評比學者成就,如規定要拿到多少論文點數才能畢業、升等。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盛治仁 面對挫折「打沒死就變大尾」

【聯合報╱盛治仁】   2014.06.23

親愛的小傑和小欣:

我今天去參加聖約翰科技大學的畢業典禮,很榮幸有機會參與同學們人生中重要的一天。在典禮過程中流露的同窗之誼,以及對師長教導的感恩之意,著實讓我感動,也想起了過去的師長和同學。看到一張張對未來充滿熱情活力的年輕臉孔,讓我想起你們,雖然離這個階段還有好多年的時間,但是有一些話,想跟他們說,更想對你們說。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教爭議/勇敢做夢 我們不特招了

【聯合報╱蔡孟錦/工(竹縣竹東)】  2014.06.24

十二年國教的紛爭不斷,關鍵還是分數與明星高中的迷思。有位母親說孩子考不上建中,會虧欠他一輩子;有位媽媽說她的女兒不知如何填志願,想輕生。看完這些新聞,我腦海彷彿浮現這樣的畫面:幾位應徵知名企業的新鮮人,因為沒被錄取,他們的父母就到公司大鬧,要求公司更改錄取標準,好讓他的孩子順利進入這個企業。這不是很荒謬!

如果有人說:「在這個制度下,我們吃虧了!」那麼另一句沒說出口的話必然是:「在這個制度下,一定有另一群人占了便宜了!」這也是為何所有比賽都不能中場更改賽則,否則豈不成了現代版「父子騎驢」!頭年上路的十二年國教縱不完備,需要修正,但也絕不是中場就改,否則必然要引起更大的紛爭。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改惹議/奉勸憤怒家長 給孩子空間

【聯合報╱侯瑛珠/家管(台中市)】 2014.06.22

我有兩個女兒,老大讀台大,老二也準備考大學。基測時,以她們的成績,都足以進入第一志願,但她們都選擇離家最近的高中,因為她們知道,讀書是要靠自己,而不是靠別人,所以也都沒有補習。

和就讀第一志願比較,她們可以節省約兩個鐘頭的交通時間,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從容吃完早餐然後漫步上學,很健康、很輕鬆。到了中午,還可享受家裡送來的熱騰騰便當。有時忘了帶甚麼東西,一通電話家人可在五分鐘內送到,下雨了家人也會及時送上雨傘。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問題/改革考制 找回免試精神

【聯合報╱本報記者張錦弘】   2014.06.21

「免試入學」照理說不用考試,應是最簡單的入學方式。然而,十二年國教的免試入學,不但要採計會考成績,超額比序無比複雜,尤其作文、志願序計分,更有失公平,讓免試入學名存實亡。

免試入學其實幾年前就已開辦,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原本只釋出一成五名額,卻是真的免試,去年完全不採計基測成績,優先比在校成績全校排名,讓郊區、偏鄉國中最優秀的學生,也有機會就讀,制度設計類似升大學的「繁星推薦」。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考下的迷惘 他們不敢追夢

【聯合報╱曾逸凡/十五歲、學生(台北市)】   2014.06.21

我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一直成績很好的她,在會考中拿了四A++、一A+,還有六級分的作文。昨天,她跟我說她落榜了,沒有半間學校可以念。事實上,我有許多得到高分的朋友都因為志願序或是作文而失去了三年努力的價值。看到這「付出與收穫不成比例」的結果,讓人不禁感嘆此教育改革已偏離初衷。大前天參加朋友的畢業典禮,畢業典禮上,老師們說畢業生一定會在多采多姿的未來裡展翅翱翔、發光發熱。試問,我的這些朋友該如何展翅翱翔,如何發光發熱?

此次會考,許多人在作文上跌了一跤,一跌就讓他們的理想學校擦身而過。現在的考生為了「合評審老師胃口」,出現了「思想同化」的現象。學生常常搬出同一套理論,然後用華麗優美的辭藻加以綴飾,腦中想的是還能使用什麼修辭、插入什麼名言佳句,而不是如何賦與這個題目獨一無二的靈魂,或是該怎麼詮釋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點。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日抗癌權威 共享唐獎生醫獎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2014.06.20

首屆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昨出爐,有兩位得主,分別是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的本庶佑。唐獎基金會表示,兩人獲獎原因是「分別發現免疫抑制分子CTLA-4和PD-1,並證明可應用在癌症免疫療法中,帶領人類進入醫藥新紀元」。

兩人分別在美國德州和英國倫敦接受中央社訪問時,皆表示對獲獎感到非常榮幸。艾利森認為獲唐獎青睞不僅是高度榮耀,也讓社會了解並重視癌症免疫療法;本庶佑說他在不知情下被提名角逐唐獎,當接到通知得獎電話的那刻,感到相當驚訝又開心。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史學泰斗 余英時獲唐獎漢學獎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2014.06.20

唐獎今天公布首屆「漢學獎」得主, 由史學大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 授、中研院院士余英時獲獎,肯定他過去超過半個世紀來,在中國歷史、思 想、政治及文化上的貢獻。

84歲的余英時是享譽海內外的知名漢學家、歷史,以研究中國思想史和學術史 揚名國際,1950年就讀香港新亞書院,師從國學大師錢穆。25歲被推薦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取得歷史學哲學博士學位。1974 年當選中研院院士,2006年獲得有「人文 諾貝爾獎」美譽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 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殊榮。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教大混亂 林百里︰教育不是工廠

〔自由時報記者卓怡君、洪友芳/綜合報導〕   2014年6月20日

十二年國教爭議持續延燒,連科技大老們都看不下去,紛紛跳出來砲轟;繼日前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直批高中數學必修時數減少,將讓台灣科技業未來十年、二十年找不到人才;身為教改委員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強調:「教育不是工廠,無法整批出貨、整批檢驗。」要激發學生的潛力,啟發創造力,最重要的是考慮孩子的「分別性」,找出他們的興趣。

考慮分別性、激發潛力 才是關鍵

林百里認為,教育最重要的是考慮孩子的「分別性」,找出他們的興趣與熱情,可以參考美國「翻轉式的教育」,讓孩子有選擇,讓他們在喜歡的科目有發揮空間,從小學、中學開始建立興趣,給每個孩子在每個科目都有學習機會。最近國教爭議是因為大家都糾葛在細節問題上,家長只在意升學機會,其實現在大學已經太多太多了。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畢業典禮致勉勵詞

      (給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自然課)

投影片1
校長、各位與會的貴賓、各位辛苦的老師、以及各位即將畢業的同學,大家好!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台灣教育翻轉思考之二》做人,還是做機器人?

【范疇/企業戰略顧問公司負責人】   2014.06.10

教育是用來幹什麼的?走遍地球,萬變不離其宗的,可以凝結為兩個思路。其一,教育是用來訓練人的生存能力的,其二,教育是用來挖掘人這種生物的潛力的。前者,著重的是受教群體的技能,或曰競爭力,後者,著重的是每一個個人的自我實現,或曰人生幸福。

非常不幸的,後者的實現,有賴於前者的成就。用世俗語言說,就是「XX不能當飯吃」,這個「XX」,你可以套進「自由」、「民主」或者一些其他崇高的字眼。但也非常弔詭的,以前不能當飯吃的某些東西,在人類經濟變化了之後,竟然變成可以當飯吃,例如,「遊戲」這個東東。老一代視遊戲為荒廢,但新一代人視遊戲為一個可以用來吃飯的產業;其他如「娛樂」、「設計」、「廣告」、「公關」等等都是。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