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超額儲蓄 上看1.7兆
2014年06月01日 04:10 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評估指出,今年我國超額儲蓄將升至1.7兆元新紀錄,而超額儲蓄率11.15%也創下民國77年以來最高,顯示無法導入實質投資的閒置資金與日俱增,民間投資、政府投資動能極為不足。
主計總處指出,從國民所得統計的角度來說,儲蓄如能全數引導到投資,例如經銀行貸給企業購買設備、興建廠房等,就沒有超額儲蓄的問題,但台灣近年來由於投資動能不足,以致出現連續6年超額儲蓄逾兆元的情況。
所謂超額儲蓄,係國民儲蓄毛額減國內投資毛額,去年我國超額儲蓄高達1.57兆元,超額儲蓄率也達10.49%,預測今年兩者將再升至1.73兆元、11.15%,超額儲蓄刷新紀錄,而超額儲蓄率也將創民國77年以來新高。
主計總處日前召開國民所得評審會,對於我國超額儲蓄升高的現象有不少討論,與會專家認為,政府投資快速下滑也是超額儲蓄升高的原因。主計總處官員表示,過去政府投資最高曾有一年逾5,000億元,但今年估計將降至3,625億元,創下民國82年以來新低,這確實是超額儲蓄升高的另一項原因。
何以民間投資與政府投資動能不足?主計總處官員表示,隨著全球化生產,如今企業逾五成的接單在海外生產(補充附圖),因此民間投資很難再像過去大幅成長;另外,財政日趨困難,在缺錢的情況下,政府投資豈能不下滑?這意味著我國超額儲蓄的急速升高,有結構性的問題。
主計總處官員說,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雖然比較仰賴消費、投資等內需動能,但是民間消費也僅成長2.58%,民間投資也僅增4.73%,而且民間投資過度集中於半導體等電子零組件產業,其他產業的投資持續力依然不足。
三年前主計總處官員從三角貿易、海外生產走高的趨勢研判:「超額儲蓄很難再回降到過去的低水平。」隨後超額儲蓄果然年年刷新紀錄,今年又比去年增加一成。
28年新高 超額儲蓄率急升
2015年06月01日 05:51 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行政院主計總處甫完成的預測指出,在儲蓄成長、投資動能不足的影響下,今年超額儲蓄率將升至15.52%,創下民國77年以來的新高。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表示:「這是嚴重警訊,不但牽涉短期景氣,更是長期競爭力問題,政府應速提對策。」
主計總處預測今年我國儲蓄毛額將升至新台幣6.28兆元、創下歷年新高。主計總處官員表示,若儲蓄能被引導到投資(實體投資),超額儲蓄就不致太高;遺憾的是,由於今年民間投資、政府投資動能都不足,因此超額儲蓄預測將比去年驟增近1兆元、達2.72兆元。
為了解超額儲蓄是否適當,國際上都以超額儲蓄占國民所得毛額(GNI)比率加以衡量,依主計總處預測,今年我國超額儲蓄率將由去年的10.46%,大幅跳升至15.52%,創下民國77年以來的新高。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表示,超額儲蓄率是衡量一國閒置資金是否過多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4%、5%還算適當,我國近年來升至10%已經過高,今年預測高達15.52%,這是嚴重警訊。
胡勝正說,超額儲蓄過高,反映的是民間投資不足,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民間投資不足,還可以透過擴大公共建設以使得儲蓄獲得有效運用,但如今政府財政困難,政府投資已是連年負成長,這些都是使得超額儲蓄率急速升高的主因。
胡勝正指出,過去公營事業投資也是支撐投資的重要動能,若運用得好,也可以讓閒置資金獲得有效運用,進而降低超額儲蓄。如政府喊停的4,000多億元國光石化投資案,若能周詳的規劃,只排除污染較大的製程,不要全數喊停,相信還可以留下可觀的投資動能。
他進一步指出,民間投資經常是取決於政府的基礎建設,要讓觀光客快速成長,我們的機場航站就得儘速擴建;要讓產業升級,我們的網路建設就得加強,但受限於當前財政困難,要以有限的預算進行相關建設,難度極高。
胡勝正強調,超額儲蓄率升至15.52%反映的不只是當前景氣不好、投資趨緩的現象,更是反映整個結構性問題、競爭力問題,政府應該就如何提振投資一事,速提對策。
滿手儲蓄 不敢投資不敢花
2015-06-02 01:38:06 聯合報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新北市)
或許大家已警覺到最近幾點不利台灣經濟發展的訊息,包括:台灣對外出口在連五季正成長後於今年第一季轉為負成長、進口也是連二季衰退;四月份出口較去年同期大減一成多,創下五年半來單月最大減幅;四月的景氣對策信號也跌落到代表「低迷」的藍燈。
導致出口衰退的原因不一而足,如全球經濟成長趨緩,海外市場需求下降、紅色供應鏈在地化衝擊、產業競爭力下降、匯率因素等。台灣是以出口導向的小型開放經濟體,出口衰退,也為未來的經濟成長埋下隱憂;君不見,主計總處已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三.二八%,若上述情況未改善,不無下調的可能性。
筆者以為,唯有改弦易轍才能重獲轉機;即應「調結構、穩增長」,漸漸增加消費及投資的內需比重以減輕對出口的依賴。
但行政院主計處的最近預測指出,在儲蓄成長、投資動能不足的影響下,今年的儲蓄毛額及超額儲蓄分別升至新台幣六.二八兆元及二.七二兆元,超額儲蓄率更調升至十五.五二%,均創下新高。「超額儲蓄率」為一國之超額儲蓄占GNP的比率,不僅是衡量一國閒置資金,也可反映國民消費及國內投資的概況。可見除了民眾消費意願降低外,政府多年來亦未能將民間資金有效地引導至國內的公共建設投資,甚為可惜。而且高的儲蓄率亦可能發生「節儉的矛盾」,即社會大眾想儲蓄得更多,但因資金無法有效運用,導致產出減少、經濟成長衰退,最終可支配所得下降,儲蓄反而減少。
就消費而言,消費者信心的降低或許與近年來接二連三的食安風暴有關;此外,國內一波波的民生物價漲勢就讓民眾大嘆吃不消,不得不縮緊荷包。而薪資長年未調漲,也使一般受薪階級省吃儉用。誠然,政府除了監控物價外,如何讓民眾食得安心,唯有在食安方面加把勁了。另外,實質薪資提高可有效增加消費;那麼,就看大老闆願不願意加薪了。
而在鼓勵民間投資方面,財政部這幾年推動「經濟動能推升方案」,透過各地方政府的搭橋,積極媒合民間資金參與政府公共建設。同時也活化開發國有土地,引進民間資金參與投資。這些政策立意良好,但民間投資的成長似乎不如預期;政府應思索,如何在法規上或相關稅務上進一步鬆綁,才能提高投資誘因。
又台灣的主要出口國分別是中國大陸(含香港地區)、東協、美國、歐盟及日本;但出口地區及出口產品卻有過於集中的傾向,理應適度調整出口比重,如加強對於東協市場的拓展,降低對大陸的依賴,才能降低主要貿易國經濟減緩的風險。
當然,加強產業創新,提升競爭力及參與區域性經濟合作亦為關鍵。大陸日前推出「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宣示將在十年內先後追趕台韓,再超越日德美;面對來勢洶洶的「紅色供應鏈」,行政院正規畫將自明年起九年內將砸四五○億元台幣,扶植我農工商界裡的中堅企業,善用大數據、物聯網與智慧機器人,晉升生產力4.0企業。若能有效地執行,台灣還是有競爭優勢。
重點整理:
國民可支配所得毛額(GNP+海外經常移轉收入淨額) = 國民消費 + 國民儲蓄
國民儲蓄 = 存款 + 投資(買股票或置產)
超額儲蓄 = (國民)儲蓄 - 投資
超額儲蓄率 =超額儲蓄/GNP
心得:
1. 以台灣的人口結構、產業狀態,超額儲蓄率應該是會越來越高。台灣正從資本主義轉向社會主義(一堆社會福利政策),中國卻是從社會主義轉向資本主義。難怪楊應超會說「Hello, China; Goodbye, Taiwan?(中國來了,台灣再見?)」
2. 回顧一下2007年8月的這一則新聞.......怎麼這麼巧的時間點!
《Januschen專欄:不太成熟的新聞解讀-「超額儲蓄」》 2007.09.11
附圖:台灣接單海外生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