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貨幣寬鬆(QE)對美股與台股的影響比較

QE1  起迄 2008年11 月 ~ 2010年3月(歷時16個月)
QE2  起迄 2010年11月 ~ 2011年6月(歷時11個月)
QE3  起迄 2012年9月 ~ 2014年10月(歷時26個月)

 

第一輪的量化寬鬆政策(QE1)

在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實施,規模約1.75兆美元,主要用於購買1.25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3000億美元美國國債以及1750億美元的機構證券。

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第一次實施QE期間,道瓊指數上漲29%,加權指數上漲90%,顯然熱錢是流向新興市場的效應明顯。從美元指數回貶6%也可以說明,何以QE1期間,台股的漲幅超越美國股市。(主要炒作原物料商品)

實施QE1期間,加權指數上漲 90%(期間最低到最高漲幅 112%)
結束QE1之後,加權指數下跌 14%(由高點 8190下跌至低點 7032,共跌掉 1158點)
QE1結束前〈二個月〉,加權指數見波段高點 8395(2010.01.19)

第二輪的量化寬鬆政策(QE2)

在2010年8月底至2011年6月實施,規模約6千億美元,主要用於購買財政部發行的長期債券,平均每個月購買金額為750億。

第二次實施QE期間,道瓊指數上漲了11%,加權指數上漲4.3%。QE2結束後台股跌幅 25%,顯然特效藥的副作用比藥效強許多。

實施QE2期間,加權指數上漲 4.3%(期間最低到最高漲幅 11%)
結束QE2之後,加權指數下跌 25%(由高點 8842下跌至低點 6609,共跌掉 2233點)
QE2結束前〈四個月〉,加權指數見波段高點 9220(2011.02.08)

第三輪的量化寬鬆政策(QE3)

2012年9月15日起實施,預計每月採購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與前兩輪不同的是QE3沒有明確實施截止日,將持續實施至美國就業市場復甦。(失業率降到7%以下,且通貨膨脹率低於2.5%)。

2013年12月18日美國FED宣布,從2014年1月開始,將每個月量化寬鬆(QE)政策縮減100億美元至750億美元。主要的原因是2013年11月美國的失業率已降到7%以下,且通貨膨脹率低於2.5%。

QE3開始半年後(2013.04.30),美股的道瓊指數及標普500就突破2007年金融海嘯前的高點,並創下歷史新高,隨後的一年半,持續的走高。截至2014年12月,道瓊指數的高點來到18103,標普500高點來到2093(漲幅高達53.8%)。很顯然地,美國的景氣真正的進入復甦的階段。

實施QE3期間,加權指數最低7050(2012.11)上漲到目前的高點 9593(2014.07),漲幅達36%
QE3的實施,台股的漲幅遠小於美股的漲幅,這是美國標準的以鄰為壑的結果
同時截至目前為止,台股的高點出現在QE3結束之前,而美國股市則在QE3結束後持續創高
QE3結束前〈三個月〉,加權指數見波段的高點 9593(至今仍成立)

預估在QE3結束前,應該就會見到波段高點!」是否會應驗呢?
請參考的2014.06.05文章(延伸閱讀第三篇)

結束QE3之後,加權指數將如何演變?

延伸閱讀:
QE 與 加權指數》 2013.09.13
美國QE期間的總經分析》 2014.01.13
◆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與 加權指數的分析》2014.06.05

三、QE與公債殖利率

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從2007年金融海嘯的高點5.26%,下滑到2012年7月的歷史低點1.43%(盤中低點1.375%),這應該是美國聯准會所樂見的結果,貨幣寬鬆政策壓低了利率,也壓低了公債殖利率,藉此刺激實體經濟的需求,也降低了失業率。

然而,QE3實施(2012年9月)後,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不跌反漲,公債利率上揚了一倍(2014年1月,3.01%),資金由債市流入股市。這種資金的流向使得,S&P 500在此期間由1266點(2012.06)一路飆漲到1985(2014.07),漲幅高達57%。

在這個階段接下,加權指數也由6857,一路飆升到9591(2014/07/11),漲幅也有40%。這應該就是泡沫破滅前的泡沫化過程吧?!

在美國貨幣寬鬆政策的前期,新興市場的漲幅超越成熟市場。到了後期,歐美成熟市場漲幅則超越新興市場。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貨幣寬鬆 QE QE1 QE2 QE3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