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標普500指數 (S&P500)
資料來源:http://digalpha.com/index.php
統計期間:2000~2013年
美國實施QE概況
(1) 第一輪QE1,實施時間在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規模約1.75兆美元,主要用於購買1.25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3000億美元美國國債以及1750億美元的機構證券。
(2) 第二輪QE2,實施時間在2010年8月底至2012年6月,規模約6千億美元,主要用於購買財政部發行的長期債券,平均每個月購買金額為750億。
(3) 第三輪QE3,實施時間在2012年9月15日起實施,預計每月採購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與前兩輪不同的是,QE3沒有明確實施截止日,將持續實施至美國就業市場復甦。
(4) QE3縮減,2013年12月18日美國FED宣布:從2014年1月開始,將每個月量化寬鬆(QE)政策縮減100億美元至750億美元。
QE3縮減的理由:
一、美國經濟風險趨緩:2013年11月美國的失業率已降到7%,2013年12月美國失業率更已經降到6.7%
二、QE對刺激經濟的邊際效率持續遞減,擔憂繼續實施可能對金融穩定造成風險:2013年11月美國核心CPI為1.7%(低於2.0%),沒有通膨之疑慮。
FED強調,只要失業率高於6.5%且通脹率低於2.5%,就會維持接近零的低利率政策,同時重申未來就業或者通脹數據出現異常,將會停止縮減或者繼續寬鬆。
美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資料來源:http://digalpha.com/index.php
(本數據為經通貨膨漲調整後的季增率,並換算為年化成長率。)
統計期間:2000~2013年
1. 2000~2008年,GDP成長率共有三次越過5%;
2. 2000年的網路破沫化與2008年的金融海嘯,都會先出現GDP陡降,拉起後不久又再次陡降。在短期間(2~3年)出現GDP劇烈波動,就要特別留心風險。
3. 2006年Q3的GDP成長率出現陡降,這是衰退的徵兆,但如果立即賣出股票,則會錯過2007年的噴出行情。
4. 三次的QE都順利的拉起GDP。但在QE1、QE2結束後,GDP又會滑落至接近0%,因此當時在宣布實施QE3時,沒有設定QE3終止的時間表‧
5. GDP為落後指標,單獨拿來預測股市的頭部或底部,不是很明確。
6. 貨幣政策可以支撐多少的經濟成長率,而不發生通膨泡沫的危機?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資料來源:http://digalpha.com/index.php (本數據為經季節調整後的終值。)
統計期間:2000~2013年
1. 核心CPI的舒適區為 2.0~2.5%
2. 2000年的網路破沫化與2008年的金融海嘯,核心CPI都超過 2.5%
3. QE1期間,核心CPI仍緩跌。2011年的QE2才將CPI拉過2.0%,QE2結束後核心CPI又滑落2%
4. CPI 2.5%是FED終止量化寬鬆政策的條件之一,最新公布的2013/12 核心CPI 1.7%,不過QE已經在2014年1月開始減量。
5. 泡沫指標:GDP+CPI > 6%
美國失業率
資料來源:http://digalpha.com/index.php
(美國失業率是該國目前沒有工作且正在尋找工作的人相對於總勞動人口的比例。)
統計期間:2000~2013年
1. 2000~2003年,網路泡沫化的傷害,失業率由3.8%拉高到6.3%
2. 2008~2009年,金融海嘯使得失業率突破6.5%,2009年10月更飆升到10%
3. 2013/12的失業率已降到6.7%
4. 接下來的2014,失業率若小於6.5%,QE可能加速減量
以上是近期觀察美國的總經指標與QE的關連分析,純粹是一種學習,歡迎您一起討論。
Quoted fromstiff - 《QE 與 加權指數》_2013.09.13
補充《美國非農就業人數與QE的分析》 2014.02.09
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千人) 2000年1月~2014年1月
資料來源:http://digalpha.com/index.php
(美國非農就業人數(Nonfarm Payrolls )是衡量該國農業以外的新增就業人數。)
統計期間:2000~2014年
1. 2000年「網路破沫」及2008年「金融海嘯」皆導致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大幅的下滑,甚至出現負值;
2. QE1實施,大幅拉動美國非農就業。QE1結束,再度滑落0軸以下;
3. QE2及QE3期間,非農就業人數維持在 45K~250K,大部分時間在 200K以下;
4. 雖然失業率已大幅下滑到6.6%(2014年1月),但代表實質就業的非農就業人數卻沒有明顯上升。
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千人) 2010年8月~2014年1月
資料來源:http://digalpha.com/index.php
統計期間:2010~2014年
1. 此期間只有11個月(2010.08~2014.01)的非農就業人數在200K以上;
2. 連續三個月在200K以上只出現兩次(2010年2月~4月、2011年12月到2012年的2月)
3. 宣布QE3縮減,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快速的滑落到 74K(2013.12)、113K(2014.01)
〈美國失業率〉與〈美國非農就業人數〉的交叉分析 2000年1月~2014年1月
資料來源:http://digalpha.com/index.php
統計期間:2000~2014年
※ 請仔細觀察2000年「網路破沫」及2008年「金融海嘯」的失業率與非農就業的反向變化
誰能掌握初期特徵才能避開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