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淮南:利率不會永遠在低檔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2013.09.27
他說,「未來會有利率風險,房貸戶必須要小心」;目前貨幣政策維持適度寬鬆,但是否調整,先看未來物價走勢,但也不會完全只看國內因素,央行將考量未來國際經濟情勢,採取妥適的措施。
銀行主管表示,彭淮南已經在為央行將調整長達三年的低利率政策埋伏筆,未來將隨國際經濟情勢,例如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我國央行將隨之升息。
央行理監事會昨天決議維持利率不變,這是自二○一一年第三季以來,央行政策利率「連續第九季凍結」。
但彭淮南昨天刻意釋出升息風向球,他指出,房貸支出占家庭所得比率逾三成,「借款人宜留意未來利率變動之風險。」
彭淮南說,「大家不能夠預期國內長期利率永遠那麼低」,央行必須提醒消費者與銀行做風險控管,「未來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存在」。
目前房貸利率約百分之二左右。央行繼九十九年六月對房市採管制措施後;彭淮南昨天罕見,且不厭其煩解釋,目的是提醒房貸戶:注意利率調升的風險。
央行昨天還提供美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二十三日起進行「測試附賣回」,收回資金六十二億美元等書面資料,彭淮南說,美國聯準會(Fed)也開始在演練了,這是美國將來QE退場的工具。
央行指出,維持原利率不變是考量國內經濟溫和成長,通膨無虞;但全球景氣復甦尚緩,經濟展望仍存在不確定性,加上美國存在債務上限、QE政策退場時機問題,而且近月國際資金移動頻繁、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波動增加,都對全球金融穩定及景氣復甦增添不確定性。
但彭淮南強調,國內實質利率已由負轉正,實質利率為百分之零點二八五。
彭淮南暗示 升息將近
工商時報 呂清郎、陳碧芬 台北報導 2013年09月27日
中央銀行升息腳步近。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26)日指出,「長期利率不會永遠這麼低」,央行有責任提醒消費者注意利率調整風險。央行理監事會決議文更首度提及,由於房貸支出占家庭所得比重逾三成,借款人宜「留意未來利率變動風險」。
央行昨召開第3季理監事會議,連續第九季維持重貼現率1.875%不變,這也創下75年第3季以來,央行維持重貼現率不動時間最長紀錄。央行是在75年第3季將重貼現率自4.75%降至4.5%,之後連十季未調整,直到78年第1季才調至5.5%。
彭淮南昨天指出,央行貨幣政策「目前」還是維持適度寬鬆的基調不變,理監事會也決議維持現行利率。但他強調,央行有責任提醒消費者,不能預期長期利率一直都會這麼低,利率總是會變動,由於未來存在很多不確定性,「萬一利率調整,該怎麼辦?」一定要注意風險控管。
至於我國是否會有房貸風暴?彭淮南說,不希望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要防患未然,央行要告訴消費者可能面臨的利率風險。
除了提醒房貸戶注意利率走高的風險,對於最近市場預期長天期利率走高,造成台電、台積電等公司債發行不順,彭淮南也強調,目前發行長期債券的利率水準還是「相當合理」,企業不能預期利率永遠會那麼低。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符銘財指出,10月有電價等各項消費類漲價,將推升第4季通膨,如果目前經濟復甦有延續的跡象,預估央行明年第1季就會調升利率。
房貸利率若升至3% 房市拉警報
【聯合報╱記者陳信升、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3.09.27
房地產業者昨天表示,房貸利率走升,勢必衝擊不動產市場,但是衝擊大小的關鍵在於利率上升的幅度。
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分析,一般來說,房貸利率若上升至百分之三,屬於警戒區域;若上升至百分之五,市場就存在崩盤的風險。以台灣目前市況,租金投報率為全球最低,購屋壓力在全球排名名列前茅的情況來看,房貸利率調升,勢必造成市場「反轉」。
莊孟翰解釋,今年上半年,房市處在「量縮價漲」的格局,原本就預期下半年將出現「量增價跌」的現象;若央行升息的動向明朗,許多投資性的資金將從不動產撤出。
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認為,QE暫緩退場,證明美國聯準會(Fed)對市場景氣復甦仍有疑慮,以彭總裁的角色考量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也實屬恰當;但是奢侈稅欲從嚴修法,加上世界經濟前景未明之際,央行一旦升息,勢必讓國內的不動產市場蒙上一層陰影。
銀行業者表示,近年因為房價高漲,民眾房貸「金額」也大增,很多房貸一貸都是上千萬元,若利率調高,民眾負擔將大為吃重。
以一千萬元房貸為例,假設借款利率為百分之二、借款年限廿年,用本息平均方式償還,目前每期房貸本金加利息支出為五萬零五百八十八元。但若房貸利率提高一個百分點,升到百分之三,同樣條件下,借款人每月房貸支出提高到五萬五千四百六十元,每月將多負擔四千八百七十二元。
惠譽信評金融機構評等副總經理黃嬿如說,近年台灣利率低,民眾債務負擔占家計總所得比率,也一路下滑;但惠譽近期試算,台灣利率只要上升零點五個百分點,目前約百分之卅八的債務負擔比率,就會回升到百分之四十左右;如果利率上升兩個百分點,民眾債務負擔比率,則會回升到百分之四十七,即二○○五年,卡債風暴時的最高水準。
迎戰升息 張金鶚:內行人都在賣房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2013.09.27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預警台灣可能邁入升息時代,金融專家指出,值此利率轉折的關鍵時刻,民眾與企業在資產與負債操作上,都要有新思維,存錢要機動(利率)短打、借錢要固定(利率)長抱,至於不動產市場,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說:「內行人都在賣房。」
中信銀台灣區個金事業總處副總黃培直表示,資產面的操作可以把握幾個原則,例如:機動利率取代固定利率,先存天期短的才能享受利率攀升的好處,另外就是可以提高股票配置比重,降低債券部位。
債券的利率與價格成反比,他建議,升息循環下要加股減債,國人喜歡的共同基金,估計也會出現股票型基金規模增加,債券型基金規模減少的現象。
債券投資建議短年期債券取代長年期,以因應價格波動。
黃培直說,升息對不動產市場會有跌價壓力,民眾房貸負擔增加,轉貸時須更審慎比較各銀行的房貸方案。張金鶚則直言,「內行人都在賣房」,估計央行一旦開啟升息循環,豪宅平均有四至五成的跌價壓力,一般住宅也有兩三成。
張金鶚說,建商打出吳季剛設計的豪宅做宣傳,都要六折才賣得出去;新北市板橋區2,000多戶的建案「新巨蛋」,剛推出時四、五十萬一坪,現在30萬元不到,這些都是投機客先跑先贏的例證。
他表示,彭淮南的預警升息說法,對不動產交易氣氛多轉空,具有臨門一腳作用,價格往下時,自己要會判斷,「現在進場正好套牢」,建議賣房優於買房,若有居住需求,先租房一兩年後再進場買房不遲。
票券業高層表示,升息對負債面的意義就是借款利率攀升,企業籌資成本增加,因此,企業可把握現在利率低的時候趕快籌資,建議固定利率計價,天期愈常愈好。
金控財務高層表示,升息有兩種意義,若是景氣好而升,代表投資機會多,從收入與成本角度來看,企業其實負擔得起,影響不大;若是景氣不好卻硬要升,企業自然哀鳴不已,10A總裁如要拚經濟,就只會是暫時性升息而非連續性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