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學生 企業實習列必修

聯合報特派記者江睿智/柏林報導   2013.09.02

慕尼黑西門子總部教育訓練中心教室裡,一群十幾、廿歲的大男孩,三三兩兩成一組,圍著主機電腦討論,他們是西門子每年從四萬五千名學徒應徵中脫穎而出,獲得在西門子培訓機會,正在學習合作編寫程式。

其中年紀較長、來自萊比錫的寇斯克今年廿三歲,是德國著名菁英大學慕尼黑科技大學三年級學生,就讀電子資訊工程系,他學期間在學校上課,假日時就在西門子實習,這個學期寇斯克都將留在西門子實習,一周工作三十五個小時。 

獲得西門子實習機會,是寇斯克完成學業重要的一步。「在學校學理論,無法用想像去操作機器,在西門子可以實際操作機器,讓我更了解學校教的課。」

慕尼黑伊薩河邊的諾肯山丘是知名啤酒廠寶萊納的總部,目前寶萊納提供十一個學徒位置,廿七歲、現就讀著名慕尼黑科技大學釀酒系的波寧是學徒中少數的大學生,她這一年都在寶萊納實習,主要是做微生物研究。

「希望理論和實務能相互輔助,這對我的職涯很有幫助,」波寧說。但她不確定將來是否待在釀酒產業,她想念碩士,也考慮往科技業發展。

在德國,當學徒不是技術和商業學生的專利,大學生、碩士生到企業實習,也是必修課。

柏林工業大學校長史坦巴哈觀察,來自亞洲的大學生重理論、輕實務,但德國大學生必須利用假日額外完成兩次實習。他表示,以柏林工業大學機械系三年學制來講,第一次實習是學最基礎的工夫,例如焊接、板金、處理工件等所有與機械相關的基本工,為期最少六周。第二次實習則要了解馬達運作,從製造到品管整個製程都要了解,為期至少三個月。

這兩次實習,學生要在課堂外找時間,就跟勞工一樣,每天早上六點就要到工廠。他強調,「在學士階段是兩個實習,在碩士階段則還有別的實習要完成。」

德國大學通常會與企業合作,由企業提供實習缺,但學生要自己去申請,有些實習缺,企業付薪水、工作條件佳,競爭格外激烈。史坦巴哈說,因為學生申請實習,不一定馬上就能得到機會,因此多半是第三、第四學期進行實習,並且在畢業前最後一科考試前,繳交實習證明。

德國的工業人才教育分三類。最上一層是大學,學習研發和創新,要有點子下一層是技職大學,把大學生想出來的技術、點子,加以應用最下一層培訓工匠,把應用的東西實作出來

史坦巴哈表示,德國大學生具備學徒欠缺的研發、創新能力,但提出來的點子不能天馬行空,仍必須了解生產機器如何運作,才能讓在第一線製造、生產的學徒得以落實。

 

務實的看待學問,學問必須建立在生活當中,而不是天馬行空。

arrow
arrow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