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大學教育 有責維持就業、創造所得
中國時報 2013-01-21
全國大學校長會議日前在佛光大學閉幕,一如往常討論一些制度鬆綁的議題,沒有太多突破性的結論。兩天的會議時間固然很短,不可能靠這樣的集會研擬出當前大學教育所遭遇困境的解決方案,但這並不表示困境不存在。
目前大學教育至少出現了兩個重大瓶頸:生源不足其一,已招收學生畢業後低度就業其二。我國總生育率自民國七十三年開始首度低於人口替代水準二.一人,其後更一路下滑,九十九年甚至低到○.九。少子化導致進入大學的學生人數減少,相對而言,大學數目太多,即使高中職生全部入學,大學還是過剩。
招得到學生的大學,學生畢業之後不一定找得到工作,即使找到,薪水也不高。據主計處統計,去年十一月大學及以上畢業生失業率五%,是所有教育程度中最高的;而二十至二十四歲的年輕人失業率更高達十四.一%。去年大學生起薪是二萬六千五百七十七元,比八十八年時少了八百八十五元。
由此可見,我們的大學教育面臨很大的挑戰,必須解決;而其解決之道勢必應先由教育主管單位做研究,再與學校溝通,然後提出可行方案。在教育部開始研究之前,我們先提出一些想法,或許對解決這些問題有所幫助。
第一,目前教育部對於技職院校有一個產學訓合作方案,例如大一在學校上課,大二大三則和職訓局合作,白天接受職訓,夜間或周末上課,大四在工廠實習。據了解,這個合作模式非常成功,畢業生都能順利有工作,起薪則遠超過一般大學生。但目前這種產學合作班在各學校都是有限額的,原因之一在於怕全面實施會造成課程和師資的大變動,之二在於職訓局承辦的容量有限,但我們認為這兩方面都應當可以改變。
就業安定基金每年有大筆款項收入,依法可以用於協助職業訓練、擴充職訓容量,而擴充容量本身就可以增加就業。至於學校的配合意願,也可以多加溝通,例如讓學校了解,如果不實施產學合作,學生無法擁有就業的技能,最後該系或學校可能關閉,與其如此,那還不如共體時艱,讓方案能夠擴大。
但是要真正改變科技大學和技術學院的心態,還是要從評鑑及教育補助款的制度改變著手。雖然口號喊了很多年,但是在評鑑的過程中,很多受評鑑的技職院校還是有壓力要學普通大學,多聘用在國外發表論文的老師。這種「普通大學化」的趨勢,其結果就是學生既無優良普通大學的基礎訓練,又無專業技能,可以說是兩頭落空,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
要改變這樣的行為,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誘因。我們建議教育部責成各科技大學和技術學院,確實調查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薪資,該部並應該以這兩個指標和該學校所屬大區域的平均值做比較,作為核給獎補助款的重要依據;這樣的管理才有誘因效果。而且學校本來就有義務要仔細調查畢業生狀況,以作為改善課程設計的依據。
在少子化方面,最好的方法就是教育輸出,一種是吸收境外學生就讀,另一種是學校到外地設分校。目前兩者都做得很少,對於陸生人數更有嚴格的限制。我們呼應馬總統在這次大學校長會議上的發言,要以更開放的胸襟看待這件事情。陸生來台不僅攻讀學位,也能夠感受台灣的政治、文化和社會氣息,對促進兩岸了解有非常正面的效果。對於其他地方的學生當然也要大力招生,尤其是東南亞,畢竟台灣在華文教育擁有非常深厚的基礎。境外教育也是一樣,教育主管單位應該以更積極的態度輔導學校設立境外分校,讓教師有出國發展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大學教育除了是教育,也是產業,維繫了為數極大的就業和所得。不曉得教育主管當局有否將教育產業的就業維持和所得創造,當作是重要的政策任務?我們認為應當這麼做。教育部不該只限於管理角色,更有責任和義務維持就業、創造所得,所以應當想盡辦法讓教育部門不要繼續萎縮,務必要維持之,甚至興盛之。有了這樣心態上的轉變,才會有積極作為的動機。
~~「大學」應該是職業訓練所嗎?個人認為這種思維是非常的狹隘的。大學應該一種「通才教育」,培養理性的思辯能力,學習組織分析的能力,進一步的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可以廣泛的運用不同的領域。所以「文學院」不是「作家」的職業訓練所,更有很多的作家是畢業「醫學院」、「理學院」.....等等不同領域的科系。其他跨領域的專家不勝枚舉。
那麼,問題在哪裡呢?「大學數目太多」且「品質良莠不齊」,現在很多莘莘學子漫無目標的唸完大學,還沒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專長,找不到工作者繼續念研究所。對個人而言是浪費青春,對國家而言是浪費稅收。關掉一半的大學吧!轉為技術本位的科技學院。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德國的教育制度,加強分流制度,強化技職體系,例如「水電工」是一種專業也是一份工作,但大學裡不會有一個科系是訓練「水電工」為設立目標。
期待年輕人可以好好的認識自己,發覺自己的潛能,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文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