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後段學生落差 世界第一
聯合報 記者王彩鸝/採訪 2015-06-16 00:21:52
教育是社會向上流動的希望之鑰,這是普世認同的價值。但國內外的研究卻一致指出,台灣前後段學生的差距全世界第一,學習落後學生比率也高於全球平均值,更令人憂心的是,學習落差跟貧富落差有關,愈窮的孩子,學習表現愈低落。
世界經濟暨合作組織(OECD)在2012年的PISA(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劃)評比結果顯示,台灣十五歲學生數學素養有高表現,但前後段學生的學習落差世界第一,相差301分、相當於七個年級的差距。
活生生的案例,某個偏鄉高中一年級學生要接受數學科補救教學,前測成績竟然只有國小四年級程度,補救教學必須從小五為起始點,如果直接教高一數學,像鴨子聽雷。
今年國中會考成績結果,九年級學生在國、英、數三個基本學科「待加強」比率,分別為17.98%、33.2%、33.22%,與去年首次舉辦的會考成績相差不多,意思是,台灣學生在接受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每三個學生就有一個英語和數學未達基本能力,情況比十八年前嚴重兩倍。
今年二月教育部做的補救教學評量結果顯示,小二學生答題用猜的比率是5%,九年級學生猜題比率38%;接受補救教學之後,小二生不合格率23%,九年級不合格率高達90%,呈現隨著年級增加,補救教學竟然是愈補洞愈大。
城鄉差距問題也在逐年惡化,台師大教育學院院長許添明以PISA成績資料庫,進行台灣國中生偏遠與非偏遠地區學業落差研究發現,台灣城鄉的學業差距2006年是OECD國家的2.6倍;2009年擴大為OECD國家的5倍。
讓人憂心的是,學習落差跟貧富落差有高度相關。把家庭經濟狀況分四等級,台灣最窮的孩子PISA平均得分497分,最有錢的得分626分,兩者相差128分,跟亞洲其他競爭性國家相比,台灣差距最大。
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曾世杰指出,2006年國中基測全國平均值150分,台東平均值只有114分、57%的人不到一百分,也就是學了九年沒學到什麼。另一份調查發現,台東後16%小六生的識字量,不如全國小二生的平均值;到了九年級,後16%孩子平均識字量,比全國小三平均值還不如,嚴重地落後。
根據歐盟估算,十五歲這一年齡層的學生PISA平均成績每增加25分,他們這輩子可增加歐盟GDP 115兆美元。把每個孩子帶上來,是國家最大的財富。
曾世杰說,教育不足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是,國民所得減少、稅收減少、社會福利支出增加、犯罪增加、健康較差、政治參與減少、社會階層間流動緩慢,「結果是一代一代複製貧窮。」
清大物理系教授王道維指出,台灣未來不可避免的四大困境是人口、社會、 自然、糧食。人口問題是少子化和世代對立,社會問題是貧富差距和教育問題;按目前出生人口來換算,40年之後,每一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兩位年輕人養,如果現在沒有把每個孩子都帶上來,將會是嚴重的「國安危機」。
解決之道,要先瞭解問題的本質,來看看國中校長的投稿:
教育的問題 是人的問題
聯合報 李枝桃/國中校長 2015-06-21 02:57:19
佐藤學、合作學習、翻轉教學…,在教育現場,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現一個有關教學法,只要有成功案例,社會便競相追逐,一窩蜂跟進,甚至主管機關也如火如荼辦理研習,儼然該方法是救世主,或是強心針。
其實,任何教學法都是好的,但當老師的都知道,不能單靠一種方法,也不能只有單一教材。因應學生程度不同、城鄉環境不同,都必須時時做改變;能改變的人是老師,能運用正確、適當方法的是老師。
那天朋友阿美參加教材教法研習後來找我,她在小鎮的邊郊學校任教,提到她帶的班級,學生個個「噗嚨共(閩南語,意指不謹慎、容易出錯、少根筋)」得很可愛,班上有兩個較靈光同學,因不堪程度差異太大,一下便轉學至私立學校,她苦勸家長二年級即可分組,但家長說一學期便見到退步幅度,不能再等。
「有誰注意到,在都會區成績差是弱勢族群,但在鄉下成績好的是弱勢族群?」阿美提到長官告訴他們,讓成績好的教成績差的,對成績好的學生來說,經過教的過程,對教材印象更深刻外,還學到了助人。
唉!成績好的孩子家長說,孩子也該有他的受教權呀!但他們只要一喊,他人就以異樣的眼光看他們,認為他們自私,沒讓孩子學習樂於助人。「家長氣得罵我們:教學是你們老師的工作與責任,怎麼變成是學生的事呢?」阿美說到家長的責難,無限感慨的嘆了口氣,說大家都只在乎表面的公平正義,卻沒注意到這些公平正義後面的不公不義。
她提到:「同樣的教材、同樣的進度及段考題目,對都會區而言,根本不成問題;但我們是偏鄉,孩子的程度是不一樣的,連加減乘除都有問題,怎能教會聯立方程式?連廿六個英文字母都背不完整,怎可能講到片語及文法?但政府注意到了嗎?共同教材、共同進度…,甚麼都是共同的,注意到差異化嗎?
我說政府不是有投入經費補救教學嗎?她聽到更是嘆氣連連,說到有一次教育處辦理補救教學研討會,教授說補救教學要因應學生的程度設計教材,還強調「沒有針對學生能力設計適當的教材,是無效教學」,教授說完後,一位蔡主任反應靈敏地問:「那您的意思是,現在的教育型態都是無效教學嗎?如果正課時間即可拉出來補救,學生不會浪費時間呆坐,老師也能針對他的情況給予適當教材,那才是有效教學不是嗎?那也不需花那麼多課外時間進行補救,不是嗎?」教授尷尬地回應蔡主任:我們現在談補救教學,不討論其他議題。
「你知道我們很多孩子的課本畫得亂七八糟,他不是畫重點、而是上課聽不懂,無聊得亂畫。」阿美說,老師知道這些進度對學生言太難了,但教學進度是規定,即使學生聽不懂,還是得講下去,段考要考呀!老師也很無奈,很痛苦。
「人是活的,制度是死的,為了孩子任何制度都有商榷可能,但看我們的教育,一點轉圜商榷的餘地都沒有呢?」阿美說每年會考後,李家同教授都會為偏鄉教育呼籲,但了不起激起一點漣漪或小水花,政府仍沉溺在數據中,仍活在每年投入多少經費的安慰中。
「不知甚麼時候才能正視,經費後面的確實成效?甚麼時候才能把教育的主導權,交給第一現場老師們?我們最懂孩子,最知道他們需要甚麼,不是嗎?」
阿美發牢騷後,又急著回學校,因為小校人手少,也要協助行政製作訪視資料。
「教育永遠是人的問題,決不是教法問題,偏鄉小校永遠是人的問題,絕不是單純經費問題。」我忘不了阿美說這話時,夾雜著痛心與憤怒的表情。多希望長官們不要再陷在經費補助上,若無心找出問題,增加經費可能只是浪費更多公帑罷了!
教育決不是單純經費問題而已,是人的問題呀!
心得:
台灣的教育真的是人的問題,由一些沒有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推廣各種國外的教學方法,殊不知有效的補救教學必須從「能力分班」做起。為了拼升學率,讓一堆孩子呆坐在教室陪讀,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教育的本質,該是讓孩子可以學到東西,孩子不需要一個假象的公平,坐在教室浪費生命。
過去20年,台灣的教育改革著重在考試制度的千變萬化,就為了那10%的學生,就是為了分出前三志願的順序,浪費了多少的教育資源。台灣的教育有幾個特色:
1. 重結果、輕過程(以第一志願幾個,當作試辦學績效)
2. 重表面、輕內涵(一大堆評鑑,讓老師疲於奔命應付表面功夫)
近來又爆出,大學老師因為學生缺考而當掉學生,結果被學校要求改成績,因為當太多學生,學校的學費收入會變少。學生不認真,需要反省的卻是老師?!這樣的大學文憑,還有什麼意義?這不僅浪費了國家資源、浪費家長的收入、浪費孩子的青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