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大學生就業難與中國勞動力變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4-12-22

曾幾何時,多少寒門學子抱“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盼望等考上大學拿到畢業證書的一刻,財富也能隨之滾滾而來。但現如今,尤其是最近一兩年,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和年年加劇的“民工荒”,畢業生們手裏捧用人單位開出的僅夠維持基本生活甚至比農民工薪酬還低的工資時,心中充滿失落,彷徨還有疑惑。

根據去年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3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在2009-2012這三年中,本科畢業生的平均每月工資以12%-13%的復合增速,從2369元上漲到3366元。同時,農民工每月平均工資正以每年17.4%的復合增速度,在三年裏從1417元攀升到了2290元了。筆者推測,在未來的兩三年裏,農民工的工資水平不但會接近本科畢業生的薪酬,甚至可能還會遠遠超過。這一殘酷的現實對我們傳統大學教育的認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十年寒窗苦讀,緣何拿到手的工資連搬磚的都不如?筆者認為,困惑的原因背后,正是近年悄然發生巨大變化的中國勞動力市場大格局。在嚴格執行獨生子女政策30多年后,中國開始面臨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勞動力供給即將見頂已是不爭的事實。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按照中國勞動年齡的定義(16-59歲),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在2012年已經觸頂達到9.37億,之后人口數量將開始呈現延續下降的趨勢。這意味,中國已經邁過了“劉易斯拐點”,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正開始逐年下降,改革開放30年來經濟快速發展中所享有的人口紅利也將不復存在。

而且隨老齡人口不斷增長,我們發現年輕勞動力的數量在以更快的速度萎縮。通過計算預測顯示,未來年輕勞動年齡人口(15-29歲)數量到2020年為止,都將每年以3.6%的速度減少。相反,年齡較大的勞動年齡人口(30-64歲)數量在未來五年預計能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且增速可一直保持至2025年。這相反趨勢造成的后果就是在未來五年,年齡更大、更有經驗的勞動力在中國勞動力大軍中所占的比重將日漸提升,但年輕勞動力占比卻將快速下降,從而加劇了年輕農民工的短缺。筆者認為,日益變化的人口架構正在使“農民工”這一過去接近無限量供給的廉價勞動力資源接近枯竭。

另一方面,雖然從曾經的天之驕子到如今剛走出校門即可能成為失業人員,身份的轉變之快讓人不得不驚嘆。但是,當多的大學生都面臨就業難的困境時,社會就無論如何也不能小視其背后隱藏的巨大社會問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響亮口號早已為大家所熟知,但是“教什麼”和“怎麼教”卻鮮有清晰的觀論和有效的措施方針。可以明確是的,目前中國的教育體系中存在嚴重的供需矛盾和結構失衡,正是導致了多大學生的“身價貶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的高校從1999年開始實施擴招。自那時以來,大學本科及專科院校的畢業生數量就以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從每年100萬增至每年730萬人。而且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3年本科畢業后接攻讀研究生學位的大學畢業生占到畢業生總數的約20%。我們預計這個趨勢日后會有所增加,意味未來研究生的數量會以更快速度上漲。大高等教育的需求得到滿足,國民素質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固然是一件可喜可賀之事,然而我們現在所有的經濟市場真的需要如此這麼多的大學生嗎?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中國的GDP增長主要是固定資投資和製造業驅動的。隨中國逐漸發展成世界工廠,中國的製造業競爭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對於目前很多製造業企業,業鏈上大多還是較低端的品,需要的只是廉價的、技術要求低的勞動力。所以,相較於對薪水有高期望值和不願放下身段的“天之驕子們”,企業們更需要的是便宜好用兼吃苦耐勞的農民工。而且經過筆者研究計算,雖然農民工從2008年到2013年的累計供給達到3900萬,比新增大學畢業生的數量3200萬多了700萬,但與2010年的高點相比,2013年新增農民工供給卻驟降了49%之多,迫使企業提高薪水以吸引他們繼續工作。

其次,本科教育本來就是綜合教育,因而大部分本科畢業生並不具備一技之長。和擁有專業應用型知識的技工職校畢業生或者經驗豐富的農民工相比,區區一張某某大學的畢業生證書很難讓普通本科畢業生在競爭激烈的求職市場中脫穎而出。並且,雖然大學應屆畢業生數量每年都創新高,職業技術學校和技工學校畢業生數量卻常年保持較平穩地增長。高校擴招還意味15-29歲年齡群體的就業時間被不斷推遲,有高中和大學學歷的人所占比重會不斷提升。可是中國目前正處於工業開始轉型升級初級階段,所以對手握實用性技術的人才和熟練勞動者求賢若渴,而不是“紙上談兵”的高校畢業生們。這種供需結構失衡的造成的后果就是,技校畢業生“供不應求”,本科大學生卻“無人問津”。

第三,據筆者對中國曆年勞動力市場供需格局的研究統計,如果按照學歷對勞動力進行分類,要求有本科或以上學歷的職位占到城鎮總體勞動力需求的一直在20%左右徘徊,但是在市場中有本科或以上學歷的求職者占比早在2010年就已高達35%之上。在這種求不供應的情況下,本科畢業生們只好不斷自降身價,以獲得就業機會。還值得一提的是,據《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報導,我國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滿意率只有55%,而且只有69%的本科畢業生和62%的大專畢業生招到了與其專業相配的工作。面對“零基礎零經驗”的畢生們,企業們很難開出令人滿意的工資,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何沒有行業工作經驗或行業知識的應屆畢業生起薪會較低的原因。

更值得討論的是,隨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人口結構的轉變以及農民工權利的提升,“搬磚”藍領們比一些辦公白領薪酬高將會變成一件非常普通的事。事實上,在很多歐美發達國家,藍領工人工資高,彷彿是一種“國際慣例”。通過對美國不同行業周薪的對比,筆者發現在藍領崗位中,重體力勞動者的工資已經非常具有競爭力,特別是一些高風險崗位的工資,早明顯高於一般低級別文職崗位。除了供需不平衡這個最重要的因素外,工作環境和危險指數也決定了藍領工人的高待遇。由於很多藍領工人需要長期在較惡劣的工作環境中,做其他人不願意做的重體力甚至高風險的工作,獲得更高的補償也是完全理所應當的。而且,未來新一代農民工會越來越注重其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對於更臟、更危險及/或要求更苛刻的職位,雇主將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工資來留住他們。

總而言之,曾經作為未來棟樑之才的大學生如今陷入“無用武之地”的困擾,的確令人深感無奈。但是,“與其讀大學不如去藍翔學習挖掘機”的短視觀點,筆者也並不鼓勵。高等教育傳授的不只是專業知識,更是思考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為人處世的品德素質。如果學生們還是抱以混文憑的目的考入大學來盼求畢業時的金飯碗滿滿,那在當今的社會下毫無疑問會四處碰壁。而且,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數量不斷增大,大學生已早不是稀有物,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畢業生們更應該要放下架子擺正位子,腳踏實地地努力奮鬥。另一方面,對於政府和各高校而言,應時地叫停擴招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而是應該想辦法如何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在學術型和技能型教育兩類教育上兩手抓,這樣才能避免在“搶”走了大量人才的同時,還培養不出就業市場需要的有用之才的窘境。

(來源:FT中文網 瑞銀證券中國證券研究主管 侯延琨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想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