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貧富由人,不由命
【經濟日報╱丁予嘉】 2013.03.04
縮小貧富差距,於新的年度中成了各國政策的目標。首先是中國大陸破天荒地在1月份公布10年來的基尼係數,其中2012年數據僅0.474,而且還較前年度走低,引起不少網民及媒體大肆嘲諷,中國的貧富差距這次可「真的縮小了」(有縮水、低估之意)!
從國際上常用的經驗值而言,大於0.4的基尼係數,表示收入差距較大,倘若持續惡化,至0.6以上還有社會動亂的可能。不過,站在平抑民怨的角度,中國的基尼數字就算有作帳嫌疑,也是情有可原,至少數據上看出官方並不認同實質現況,想要美化本身或許就是種誠意。
然事實並非如此,由於資金供給者事先預設了獲取回報的水準與期間,往往非資金需求者所能應付。因此自然而然的,資本移動的目的傾向於炒作,而近年來各國競相推出的低利政策,則讓熱錢更變本加厲,從原物料炒到房地產,從股票炒到債券,結果造就了無法負擔的房價與物價,而且利率的扭曲讓高負債者沒了減債誘因,總之,亂象橫生,而且灑錢者還競相模仿,完全沒收手之意。
所以,高借貸者恆槓桿,乖寶寶只能摸摸頭靠自己,久而久之民怨漸生,間接導致為政者若有民粹傾向,相對容易藉由「仇富」的選票而出線,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還有甫上任的南韓總統朴槿惠,其實都有些相似之處。不過,即便解決貧富差距的出發點多為良善,然若急於推出政策手段而無配套措施,成效也難樂觀期待。畢竟,所得稅雖強迫財富重分配,但高所得者的避稅管道防不勝防,而最低工資和社會補助則多以低收入者為訴求,難有救急又救窮之效,再加上所得高的和所得低的通常各自處於勞資雙方,使得政策稍有不慎,則「正打歪著」,並使政策美意打折。
相對於多數的國家,巴西在這幾年在改善貧富差距頗有成效,算是相對成功的案例,值得深究。該國的基尼指數,從2001年的0.594降至2008年的0.515,於趨勢上明顯優於多數新興國家。平心而論,該國因應貧富差距的作法較不短視,諸如就業訓練、還有使補助與教育、健康掛鉤等,皆有助於改善長線的勞動競爭力,進而在全球產業的供應鏈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並使巴西脫離原本只是個仰賴天然資源的國家。
總之,在多數時候,財富的先天條件並非我們能夠選擇,而當前全球過度氾濫的資金環境、並且引發各式資產價格的亂竄,不僅是大國站在過往有利的經濟基礎上、以廣發貨幣來掩蓋問題的最大後遺症,而且症狀還有可能持續。但既然趨勢如此,齊頭式地用稅制壓抑富裕階層恐非治療的根本之道,政策制定者不如早點體會,回頭設計增加人民追求財富的本事和動機,或許成效較佳,也才更為正面實際,讓富貴不再由天由命,而靠自己攢取。
(作者是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博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