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麥大陸業務強勁成長,美、泰市場亦恢復動能

精實新聞 2013-11-20 13:01:07 記者 劉佳惠 報導

新麥(1580)積極拓展海外烘焙市場,公司表示,目前新麥在中國烘焙機業務成長強勁,營收佔比貢獻已從兩年前的46%拉高至今年前三季的56%,已過半,至於其他新興市場,新麥也同等重視,其中,雖然印度、馬來西亞等市場受到當地貨幣貶值,表現未臻預期,惟美國、泰國市場已開始成長,公司將持續在東南亞設立子公司、辦事處,並積極開發其他海外市場如哈薩克斯坦、伊朗以及巴基斯坦等新興市場,樂觀看待這些市場長線成長動能。

新麥表示,公司為亞洲最大烘焙設備製造商,烤爐與螺旋攪拌機為新麥兩大主力產品,營收佔比分別約3成、2成,其餘則包括發酵機、分割滾圓機、壓縮機、整型機、切片機與其他則佔比約5成。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分析〉小心爆炸!科技股瘋漲 90年代網路泡沫恐再現

鉅亨網劉季清 綜合外電  2013-11-19

《TIME》雜誌報導,許多全球知名投資人在投資時,對科技股都敬而遠之,這是有原因的,因為科技類股變動太快,就算是現在是股王,誰也無法保證5年後會身處何處。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厭惡科技股,大買傳產股,尤其是汽車族群。20世紀初,汽車產業在美蓬勃發展,但到現在也已經所剩無幾。

科技股眼下所受到的追捧,不禁讓人想起1990年代末期的網路泡沫破滅前夕。許多已經上市的科技股,正在創造數百倍、數千倍的市盈率:特定族群漲勢猛烈。社群網站臉書及LinkedIn、線上遊戲公司Zynga、評論網站Angie's List及Yelp,今年以來股價平均漲逾一倍。Yelp股價今年以來更瘋漲257%。且儘管許多科技公司營運狀況不佳,但投資人卻變得更願意押注,讓人不禁要問:新一輪的科技泡沫,是否又要再興起?《TIME》雜誌專欄作家芙洛夏(Rana Foroohar)撰文指出,1990年代末期科技股泡沫最著名的例子如Pets.com的前車之鑑還不遠,現在卻已有許多投資人對那些尚未賺錢的公司大量估值,泡沫爆炸的氛圍瀰漫整個市場。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經濟已落入「永久性下滑」情況

鉅亨網   編譯 郭照青  2013-11-19

經濟學家桑默斯與克魯曼,都宣稱美國經濟並未自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復甦,而是跌入了「永久性下滑」情況,高失業率與低成長已成常態。

克魯曼宣稱,這種停滯性通貨膨脹,偶爾會被泡沫所中斷,臨時造成完全就業,就如1990年代末期的網路泡沫,與2000年代中期的房市泡沫。但泡沫而後將破滅,讓經濟再度落入新的受壓抑的常態。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魯曼專欄/別談QE退場…撙節只會變更窮

【經濟日報╱編譯任中原】 2013.11.19

貨幣政策主管官員只要一開口,就離不開「正常化」這個詞。這些官員大部分都認同現在還不是緊縮的時候,短期內信用仍須寬鬆,利率也須維持低檔。不過他們卻十分期待情勢早日恢復正常,以便改變現行的政策。

然而如果過去五年來的日子就是「新常態」呢?如果現在這種跟經濟蕭條差不多的情況再持續幾十年、而不是一兩年,那又將如何?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股市資訊亂流再現

【經濟日報╱社論】   2013.11.19

股市最基本的條件是資訊真實的表達,不僅要及時,更重要的是透明的揭露;然而這次潤泰全、潤泰新的財報獲利暴衝事件,偏離上述基本條件,引發股市資訊亂流。兩家上市公司的根本經營狀況並沒有改變,卻因會計認列方式的不同,造成每股盈餘相差10.8倍和8.1倍,不僅造成股市數百萬投資人的困惑,也令人對財務報表的信任趨於模糊化。

上周四潤泰全、潤泰新出爐今年第三季財報,因為以市價承認控有中國大潤發等流通事業的香港上市公司——高鑫零售的轉投資獲益,並且在損益表反映,而使潤泰全前三季的每股盈餘暴增至54.19元,而潤泰新飆升至28.83元。面對此「天上掉下來的獲利」,隔日潤泰全、潤泰新兩檔股票成交量大增,股價跳空漲停;要賣股的人得以高價賣出,追逐此消息而購買股票者,則付出高成本的代價。

文章標籤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