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薪低,不代表沒有前途。對受雇員工而言,要想清楚能為企業創造多少的價值,一昧的嫌薪水低解決不了問題,要不然就站出來自己創業。

~~教育過程要摒除「文品主義」、「名校主義」,讓學生在學校的階段就要不斷去思考自己的未來,而不是一直要求「考試」與「升學」。

~~企業不轉型,台灣勞工的薪資是不可能提升的。

50萬人失業 77%企業鬧人才荒

中國時報  【洪凱音、胡清暉/台北報導】  2012-12-26

失業率高居不下,主計總處十月統計顯示,全台有近五十萬名勞工,正處於失業狀態,整體失業率達四.三三%,不過,一一一一人力銀行今年九月調查顯示,高達七七%企業大嘆勞動市場「人才荒」,經產業交叉分析後發現,傳產業、製造業、民生服務業等,對「人才荒」感受最深。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表示,勞動市場「矛盾」現象,主要是「供需失衡」所致;吳惠林根據職訓局統計十一月廠商求才最急切的前五名職務來看,依序為組裝體力工、商店售貨員、餐飲服務員、工具機操作員以及業務員,而求才若渴的產業,依序為製造業、批發零售業與住宿餐飲業

 不過,對剛投入職場的新鮮人,卻無法投其所好,想從事的工作明顯與勞動市場有很大落差,根據一一一一人力銀行統計顯示,新鮮人最想擔任的職務,依序為經營管理文書處理、企劃設計以及文字傳媒等。

 近日有燈飾店老闆透過媒體抱怨,開出業務員月薪四萬元,不僅提供午、晚餐,加班還送宵夜,最重要的是年終高達八個月,若加上業務獎金,年薪上看一百二十萬元,不過,老闆整整等了一年,至今還找不到人;燈飾老闆分析,因為業務員工作時間至少十一個小時、月休五天,年輕人抗壓性差,幾乎不願嘗試。

 台灣觀光學院校長張瑞雄分析,台灣的問題不在於沒有人才,而在於人才太多但位置太少,學、碩、博士滿街跑,但相對的我們的工商業卻進步緩慢,還是採以前製造業壓低製造成本的思維,沒有產生出新的工作職位和機會,只需要基層的苦力勞力,因此,一方面年輕人覺得找不到合適工作,一方面又必須引進大量外勞。

 另外,台灣的大學重研究、輕實作,讓不少企業主抱怨。華夏技術學院機械科副教授黃維富分析,以機械科系為例,畢業後要找到工作不難,但薪水不高,且被認為是「黑手」,影響學生就讀意願,因此,企業應該善盡社會責任,給予合理薪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