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發表最新非侵入式血糖儀技術 5年後上市

精實新聞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2012-10-02

工研院2日發表最新非侵入式血糖儀技術,該技術是首度結合量測前房液中葡萄糖對紅外光產生吸光性及旋光性的變化,推算人體相對血糖濃度值,誤差值可達國際標準的正負15%內。該技術已在台大成功進行動物實驗,五年後可望上市。

工研院電光所副所長刁國棟指出,全球居家血糖檢測的市場規模達107億美元,10年後還將上看200億美元。目前血糖檢測的主流技術仍是侵入式(invasive),主要以採血針於指尖採血,配合血糖試紙經由電化學反應,測量血液中血糖濃度,但因指尖採血的疼痛感及引發感染疑慮,也讓部分病患未能定期量測,影響監控成果。

他表示,非侵入式血糖監測成為這幾年市場新技術投入的主流,目前有國際廠商採用耳垂或皮膚貼片等方式,但都還沒有產品能同時滿足非侵入式及連續監測的兩大需求。工研院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經理張慈映也指出,目前國際上已上市的非侵入式血糖計仍須克服量測的準確度及穩定再現性,現也還有多種研發中的技術,如紅外線、電極及超音波做為偵測來源。

刁國棟表示,該技術主要是利用量測前房液中葡萄糖對紅外光產生吸光性及旋光性的變化,作為量測基準。他解釋,前房液是介於角膜與水晶體間的透明液體,是從血液中分泌出來,跟血液系出同源,該液體中的葡萄糖濃度與血液中的該濃度有比例對應關係,因而以前就有人將此技術應用在血糖量測上,只是卡在準確度不足,未有具體發展。

他指出,此次工研院首度同時利用吸光性與旋光性兩種參數,用以檢測血糖濃度,初估準確值可達國際標準的正負15%,先前已在台大進行大兔的動物實驗,未來將與醫學界合作繼續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初估五年後可望上市。

工研院產經中心分析報告也預估,2004年非侵入式血糖監測市場規模僅約500萬美元,預估2011年將達3.5億美元。

~~非侵入型檢測儀器的優點是衛生方便,缺點是誤差值(±15%)太大,以現行的誤差值,要取代現有測試片,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