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舉印鈔後 通貨膨脹仍低 竟是何故?
鉅亨網編譯 郭照青 2015-06-02
根據MarketWatch分析報導,美國的低通貨膨脹,讓人大惑不解。將焦點置於通貨膨脹與準備貨幣變化兩者關係的經濟學家,更是感到意外。在過去,準備貨幣(流通在外貨幣加上商業銀行存放於央行的準備金)成長率的增減,往往導致通貨膨脹上升或下降。
由於準備幣貨係由央行直接操控,非由商業銀行所創造,許多人相信,這是衡量貨幣政策衝擊的最佳指標。
例如,由1985至1995年,美國準備貨幣年率上升9%,過去十年,則減緩至上升6%。這項貨幣成長率減緩,伴隨著的是通貨膨脹率亦減緩。由1985至1995年,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長3.5%,至2005的十年間,CPI成長率減緩至僅2.5%。
但其後,準備貨幣與通貨膨脹的關連,大幅縮減。由2005至2015年,準備貨幣年率成長達17.8%,而CPI年率成長卻僅1.9%。
要解釋這項急劇的變動,需要更密切檢視準備貨幣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係,並了解商業銀行存放於聯準會(Fed)的準備金角色的變化。
當銀行提供貸款,借款人便利用這些資金進行採購。這往往讓存款由貸款銀行轉移到了另一家銀行。
根據規定,銀行的存款有一定比例需存放在Fed,做為準備金。準備金越多,商業銀行的存款也就越多。這意味他們可以提供更多的貸款,借款者有更多資金可供採購。支出增加可推升就業,提高產能使用率,最終,薪資與物價便有上升壓力。
要增加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傳統上,Fed是利用公開市場操作,向他們買進短期債券。這些銀行賣出付息債券,部份資金又存放於Fed做為準備金,以往這準備金並不支付利息。若銀行業有意擴大貸款與存款,此一方式當然可行。
若銀行無需額外的準備金,便可將資金借予另外一家銀行,賺取銀行間貸款的利息,其利率即聯邦基金利率。基本上,準備金增加,商業貸款也會增加。
但2008年,這一切都變了調,一項立法改革,准許Fed對過多的準備金支付利息。商業銀行可出售短期政府債券與長期債券予Fed,其準備金可以獲得少量但非常安全的報酬率。
該改革於2010年讓Fed得以開始每月大量購買長期債券與抵押貸款擔保證券。此一量化寬鬆(QE)讓Fed可直接壓低長期利率,導致股市上漲,房市復甦。家庭財富增加後,推升了消費者支出,住宅營建再度興盛。企業投資因而亦升高。
儘管存放於Fed的準備金增加,與其後的支出增加,關係依舊存在,但幅度已大幅改變。Fed持有的債券,由2007年的低於1兆美元,上升到了今日的逾4兆美元。但是此一過程所創造出的額外準備金,並未用於增加商業銀行的貸款與存款,而是存放於Fed,形成了QE的副作用,壓低長期利率,增加家庭財富。
這又讓我們回到了低通貨膨脹的謎團。現在整體CPI還小幅低於一年前,顯示出負通貨膨脹率。主要原因在於汽油與其他能源價格下跌。過去12個月,CPI中的能源成份價格大跌了19%。扣除食品與能源,所謂的核心CPI僅上升1.8%。
此外,美元升值亦降低了進口成本,為國內廠商帶來競爭壓力,不得不降低價格。過去一年,美國商品通貨膨脹年率為-0.2%,服務業通貨膨脹率則為2.5%,二者的差距,便明顯反應了進口成本下降的衝擊。
但預期未來一年,通貨膨脹將會走高。勞工市場已大幅吃緊,整體失業率下降到了5.4%。失業低於6個月者的失業率--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下降到了3.8%。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僅2.7%。
其結果,每小時薪資亦加速上升,2015年第一季年率上升3.1%,2014年為上升2.5%,2013年更僅上升1.1%。這些薪資成本上升,尚未反應在整體通貨膨脹,因為遭到能源價格與進口成本下降所抵銷。但未來一年,這些暫時性的影響消退後,整體物價通貨膨脹便會加速上升。
其實,通貨膨脹有上升的風險,尤其若Fed堅持維持負短期利率直到2016年底,至2017年底亦僅調高至1%。若通貨膨脹上升速度較Fed預期為快,Fed可能被迫迅速升息,屆時對金融市場將造成負面影響,對整體經濟,亦可能造成衝擊。
延伸閱讀:
《QE後印鈔大增,應該買黃金白銀嗎?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finance168財經學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