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教室》經濟成長的新思維
工商時報 于國欽 2015-02-15 01:15
■我們習慣以內冷外熱、外冷內熱的思維來解釋經濟成長,但經濟成長除了源於內需與外貿的景氣之外,也源於自身的技術,在同樣的景氣下,技術進步可挹注更多的成長動能。
■支出面,GDP = C+I+G+X-M,生產面,GDP=生產總額-中間投入。當一國技術進步設備自製率升高、進口依賴降低時,順差(X-M)升高,生產總額也會因產業關聯而增加,GDP自然水漲船高。
我們過去一看到經濟成長比預測數來得好,總會去找原因,到底是消費、投資這個內需動能優於預期,或者是出口比預期好,這已是多數人的思考模式。
日前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概估時,我們依這樣的思維去尋找原因,卻解釋不通,依概估結果,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是3.17%,優於原預測2.83%,但不論是消費、投資或出口的成長都低於預期。
這份概估統計指出,去年第四季民間消費成長2.33%,不如原預測2.47%;資本形成(投資)成長率2.19%更遠低於原預測6.16%;出口成長5.57%也遜於原預測6.11%。
消費投資與出口代表內需與外需動能,向有經濟成長「雙引擎」之稱,當雙引擎的動能下滑,經濟成長理應下滑才是,何以結果和我們的判斷有出入?
應將科技進步納入考量
這是因為我們過去的思維,未把技術進步這項因子納入考量,須知,當我們技術提升,民間投資的設備即可自行供應,降低進口依賴而挹注成長動能。換言之,當技術進步所提升的動能超過消費、投資及出口下滑幅度時,消長互抵後,經濟成長依然會優於預期
我們若把技術進步比喻為第三個引擎,這個引擎有時足以彌補雙引擎不足的動能,而讓經濟有超乎預期的表現。
去年第四季就有點這個味道,第三個引擎遞補了成長的動能,或許有些人還是不明白,舉個例子,國內有家廠商擬擴廠,計畫買100億元設備,試想這100億元設備向國外採購與向國內廠商採購的經濟效果一樣嗎?自然是不一樣。進口設備沒有什麼產業關聯效果,但自行生產則會透過產業關聯拉高總體產值,以機械設備向後關聯係數2.06而言,意指100億元設備的生產活動,將為上下游廠商帶來訂單,最終創造了206億元的產值。
自行生產拉高總體產值
現在要問的是,去年第四季降低設備進口依賴這個現象是單季的現象?或者是台灣的設備生產技術已大幅提高?若屬前者,那可能只是第四季設備裝機過程中剛好用到較多台灣產製的設備,這並非明顯的技術進步,日後仍需仰賴自美、歐進口,無需太高興,但若屬後者,那就值得大書特書,這代表台灣製造業生產已邁入了一個新里程碑。
由於目前只有一季的資料,我們很難做出判斷去年第四季的現象是巧合或是技術進步,必須再往後觀察兩、三季才能判斷。
但無論如何,從這次這個例子,我們學了一門功課,那就是在我們習慣以內需、外需做為研判經濟表現之餘,我們還應該注意技術進步這件事。技術進步非僅能在全球景氣低迷,雙引擎力道不足時,維繫一國成長動能,也能讓一國產業技術無需仰人鼻息,進而提高附加價值率。這也就是說,第三個引擎所創造的經濟成長要比我們過往所認知的雙引擎,更為寶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