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里大榮全球在地化的致勝改造   ---   三大策略搏轉型,低溫配送成為主戰場

日期:2014-02-26 作者:陳彥淳 出處:財訊 第 445 期

在嘉里集團的資源當後盾之下,老字號的大榮跟著大變身,從成立一甲子的本土貨運走向國際物流商。為了達到此一目標,嘉里大榮董事長沈宗桂啟動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連同業都開始對他們側目…

走進嘉里大榮物流公司位於台北的總部,映入眼廉的是線條俐落的簡約風格,搭配略有未來感的螢光橘打光,以及四面透明的會議室,很難想像,帶著如此時尚氣息的公司,是一家今年邁入60年的傳統物流貨運業者。

「嘉里大榮正從一家本土貨運商,轉型為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專業物流業,這也是我們特別從台中搬到台北的原因之一;未來我們不一定要做到第一,但對客戶來說,我們要做唯一。」嘉里大榮董事長沈宗桂強調。

2008年,當時還架構在香港上市公司──嘉里建設下的嘉里物流,收購了台灣大榮貨運公司的股權,──年時正式更名為嘉里大榮,同一時間,嘉里物流也在全球各地持續展開併購作業,尤其把重心放在中國市場;去年底,嘉里物流正式從嘉里建設切割出來,獨立在香港掛牌上市,根據Armstrong報告指出,嘉里物流所管理的貨倉樓面面積,在大中華與東協地區的第三方流服務供應商中,已屬規模最大的配送網絡。

而嘉里大榮以台灣為根基,在嘉里物流的上市前招股書上特別提及,「作為嘉里大榮物流之最大股東,我們在大中華的綜合物流服務市場占有顯赫地位,而我們的物流設施位於中國、香港及台灣之策略位置。我們認為此乃有助於大幅提升我們提供跨海峽物流服務之能力。」

不一定第一 但要做到唯一

嘉里大榮隨著嘉里物流的上市而受到市場關注,殊不知在○八年嘉里物流入主前,大榮貨運其實是一家經營辛苦的虧損公司,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卻累虧超過二千五百萬美元,一直到嘉里物流入主接手後,才一舉扭轉頹勢,「自○九年至今,台灣整體物流產業市場只成長了1%,但嘉里大榮卻有22%的年複合成長率。」沈宗桂自豪地說。

沈宗桂認為,大榮在台灣發展這麼多年並不容易,造成虧損的關鍵在於策略選擇與管理問題,因此○八年他接手董事長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幫公司釐清市場定位,重新聚焦在B2B的零擔貨運與物流倉儲業務上,大動作調整兩大虧損事業;首先,嘉里大榮退出最有話題、因為網路購物而快速成長的宅配市場。

貨運同業觀察,「從整個嘉里物流集團的技術與資源來看,他們最擅長操作的是B2B物流,本來就不是C2C的宅配市場,退出市場可以理解。」就連以宅配業起家的統一速達行銷經理任經文也坦言,宅配需求雖是趨勢,但經營成本非常高,「一件貨品有時甚至要送遞三次,才能完成工作。」

再來,過去大榮布局中國採取「遍地開花」的模式,欲藉此分食市場大餅。雖然是國內物流業者布局最早者,但由於在中國發展物流的限制多、管理不易,多年來虧損累累,郭宗桂也大刀一砍,只保留比較有競爭力的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昆明等城市;「我們先把後勤單位和嘉里物流既有的系統整合,降低成本,再發展大榮擅長的零擔貨運,結合嘉里的倉儲管理資源,達到分工互補的效益。」沈宗桂說,未來大榮中國的發展,將會交由嘉里物流負責統合,從整個集團角度重新定位。

沈宗桂做的第二件事,則是提升組織人員的競爭力。「之前我和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見面,他告訴我,電子商務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扮演最後一哩的第一線人員,這才是物流業的決勝點,而不是我們坐在辦公室裡的人。」

為了提升人員素質,沈宗桂花很多時間落實再教育工程,這包括教導並說服第一線人員,不要吃檳榔、衣著要整齊、重視廁所清潔等等,「我們的幹部培訓一定會送到北京清大,因為在嘉里集團裡,了解兩岸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事。」

集團當後盾 重新整合出擊

尤其,嘉里大榮在更改制服與企業識別系統後,以橘灰色系相互搭配,在一向比較走冷色調的貨運業者中獨樹一格,在馬路上趴趴走時特別顯眼,讓客戶的記憶度大增。

就連既是股東、也同為市場競爭者的新竹物流營運長陳榮泉都說,嘉里大榮的車輛數比新竹物流還少,但外界對他們的橘色車隊卻很有印象,這讓新竹物流也要考慮改換企業識別系統,必須要更搶眼才行。

然而,前兩項的整頓工作,只是物流業發展的基本工,嘉里大榮要成為業界的「唯一」,最重要的優勢,是來自於整個嘉里集團的強大後盾。嘉里物流多年來布局全球35個國家、共有四百個業務據點,在全球百大Interbrand中,有40個品牌的倉儲配送系統是透過嘉里物流,這些品牌包括聯想、微軟、杜邦、萬寶路、拜爾,以及PRADA、CK等精品品牌。

「這些全球性的品牌在發展亞洲市場時,會在香港公開招標尋找合作夥伴,嘉里物流能滿足整個亞洲、甚至全球的配送作業,台灣嘉里大榮也會直接受惠。」

沈宗桂說,藉由嘉里物流讓嘉里大榮與國際接軌,是最大的競爭優勢,目前包括酒品、精品、進口食品等客戶,都已藉由這個平台進入嘉里大榮;這也是為什麼,嘉里大榮要勞師動眾,把總部從台中搬到台北市精華區,「過去我們在北部市場表現很弱,但現在我們要面對的是全球性客戶,總部在首都是有必要的。」

但空有門面並不夠,對於這些全球品牌來說,尋找物流夥伴最重要的是配送品質,部分物流大廠具有國際知名度,在各地卻採取外包模式,「但嘉里大榮在台灣已經有六十年,在三一九鄉鎮都有直接營業據點與配送人員,既全球化又在地化,是我們難以被取代的優勢。」沈宗桂指出,目前包括好市多、家樂福、精品服飾等知名大廠都是嘉里大榮的客戶。

三大新方向 決戰低溫配送

面對未來發展,沈宗桂擬定了三個方向。

第一,零擔業務是嘉里大榮的核心事業,今年將從追求數量,走向追求質量,致力於提升營運績效,而不是一味地增加數量,「走向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客戶最重要,就像近年來我們切入專業醫藥物流。

物流同業則分析,近年來台灣產業外移嚴重,金融風暴、歐債風暴、QE(寬鬆貨幣)退場等不利消費更讓企業的投資意願低落,嘉里大榮只經營B2B產業客戶,也未切入宅配市場,未來勢必面臨巨大壓力,調整結構是必然。

第二,強化低溫物流。沈宗桂坦言,常溫配送市場穩定成熟,未來的成長機會就在低溫物流,目前該公司的低溫配送占比仍低,但市場發展空間很大,例如許多高價食材進口商,目前都以自有車隊配送,「這類商品的價值高,重視配送品質,這就是我們的機會。」今年嘉里大榮計畫擴張低溫車隊約20%,成為業績擴張的主要戰場。

第三,提升倉儲管理的經營效率。目前嘉里大榮在國內共有五萬多坪的倉儲面積,客戶包括富邦momo、台灣大、酒類保稅加工等,「倉儲面積不會再大幅增加,但透過客戶汰舊換新,以及提升空間管理效率,還是有成長空間。」沈宗桂表示。

面對台灣產業外移、網路購物快速崛起,從整個物流業來看,宅配市場的需求,已經比企業配送用戶成長更為明顯,沈宗桂認為,嘉里大榮B2B的架構下,為服務客戶也有操作B2B2C的宅配市場,要切入宅配市場的門檻並不高,「重點是能不能獲利,我們會找尋適當的機會切入。」未來會從整個集團的角度出發,也不排除直接透過併購方式擴大發展。

法人認為,嘉里大榮挾著集團後盾,全方位物流服務(包括海空運、通關、陸運、倉儲、保稅服務等)是嘉里大榮在台灣物流業的發展利基,客戶不僅可以透過嘉里物流的平台進入台灣,台灣的客戶也可以藉由這個平台走出去,尤其對發展中國市場十分期待;對此沈宗桂強調,嘉里大榮在中國發展已經止血,與嘉里物流在中國的整合作業才剛開始,未來嘉里大榮會專注於零擔配送,發展出一套適合中國的零擔配送模式,結合嘉里物流擅長的項目物流業務,透過分工互補來提高經營效益

2608大榮_0636.HK日線圖_2014.07.16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嘉里大榮 大榮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