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量化陋習 掛名掛到「祖師爺」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2014.07.15

一篇論文到底可以有多少作者掛名?學界指出,一般理工、生醫領域三到五人正常,十多人可能是團隊合作計畫;若加上未對研究有實質貢獻的「榮譽掛名」,有時可達卅、四十人,甚至上百人,尤以醫界最常見。醫界學者說,這是源自日據時期傳承下來的「祖師徒」習慣,即使老師的老師什麼都沒做,也要幫他掛個名以示尊師。

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指出,一般掛名的目的可分為實質和非實質;「實質」是指學者掛名論文,增加著作量,有助於升等、申請計畫。「非實質」則是亞洲國家特有的「師徒相傳、尊師重道」習慣扭曲而產生。東方國家從小教育就看量化指標,像考試、比分數,評比起來似乎最公平也最輕鬆,到了學術界仍習慣用論文引用率、期刊影響因子等量化指標,來評比學者成就,如規定要拿到多少論文點數才能畢業、升等。

但量化指標最好動手腳,為提高自己的論文發表量,學者便開始互相掛名,在這種制度下,論文愈多,申請研究經費愈容易,被提名獎項的機會也愈大。

學者說,非實質目的掛名以掛老師名為主,一種原因是「幫老師衝業績兼尊師重道」,但也顯示徒弟不創新,出師門後仍做老師以前的題目。

另一方面,若獨立、創新研究沒有大老掛名,缺乏「神主牌庇佑」在學術江湖上很難生存。學者說,許多政府研究計畫審查「認人不認文」,再出色的研究非親非故就沒人看。曾經有學者試過論文內容一字不改,僅在作者欄加上大老名字,計畫就從不過關變過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量化指標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