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彥平專欄/台股 長線審慎樂觀,等待時機無需過度積極

【經濟日報╱梁彥平】   2013.08.26

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QE)即將退場的疑慮,再度掀起國際金融市場的波瀾,投資人全面減持風險性資產,印度為首的東亞股市首當其衝,成為空方肆虐的箭靶。

國際熱錢急撤資金大逃殺的結果,更掀起印度盧比、印尼盾與泰銖等亞幣的貶值潮。台股受此影響,上周年線支撐一度失守後雖出現強彈,但因國際利空依然環伺,外資受其影響恐將持續帶給台股沉重賣壓,因此,中線上能否止跌仍待進一步確認,投資人面對國際金融情勢的劇變,對長線資金的投入更須審慎。

歐美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多有優於預期的表現,國際資金因而轉向景氣擴張的先進經濟體,離棄高成長光環不再的新興國家,加上流動性緊縮的恐慌,致使新興市場捲入本波金融風暴的浪頭,這場風暴源自五年前華爾街掀起的次貸海嘯,骨牌效應傳動到兩年前又引發歐債危機,對國際經濟的傷害已是百年一見。遺憾的是,負面衝擊雖然空前卻不一定能絕後,此波席捲新興國家,更難以想像會鑄成何種惡果。

事實上,新興國家除因金融市場動盪加劇,正陷入流動性風險的難關外,經濟超乎預期的快速衰退才更令人憂心。金磚四國的成長引擎逐漸式微,拖累其他新興國家的成長預測;泰國因出口降溫與內需萎靡,連續交出兩季經濟負成長的衰退成績;印尼與印度深陷通膨升溫與貨幣重貶的泥沼,消費低迷與投資不振也重創經濟重整的信心,加上經常帳與財政雙赤字罩頂,公債殖利率飆升,也墊高政府與企業籌資的成本。在貨幣寬鬆政策已然失靈,而財政擴張政策的成本又高於效益的兩難矛盾困境之中,經濟前景更加堪慮。

展望未來,歐美經濟因基期已逐季墊高,接續公布的數據若無法再讓市場驚艷,恐將難以支撐仍處波段高檔的股市,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若持續飆高,更將使持有風險性資產的機會成本陡增,造成另一波風險性資產的價格修正,加上QE減碼箭在弦上,中東政治風險驟增引發油價波動,以及新興國家經濟減速等利空,皆使國際股市出現結構性下修的風險無法排除。

台灣近期經濟表現雖不盡理想,但無論從經常帳維持順差,或超額儲蓄創歷史新高,以及對外部融資的依賴度很低的角度觀察,經濟體質相較東亞諸國更為健全當無疑議。只是短線深陷第3季可能旺季不旺的疑慮,以及IT大廠因NB需求疲弱,整體獲利數字不斷下修的困局無法跳脫。中長線又要看廠商自創品牌的成績,以及政府擴大自由貿易版圖的績效能否如意。因此,長線投資仍需維持審慎樂觀的心態等待時機無需過度積極

(作者是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梁彥平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