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論-提升「台灣服務」成為新的經濟標竿

中國時報   【本報訊】   2013-03-23

《Cheers》雜誌新近發表的調查顯示,今年最受職場新鮮人青睞的企業,台積電是前十大廠商中唯一的科技製造業,其餘則被觀光餐飲、百貨零售的一般服務業所攻占,如:王品餐飲、統一企業、誠品、中華電信、Google、星巴克等。這項連續八年的調查,過去服務業在百大企業的比重不到二成,但持續攀升至今年已超過三成。而以往排名亮眼的鴻海精密、宏碁、友達光電等廠商,則在職場八年級生的眼中逐漸褪去光環。

選擇工作除了顯現個人的價值觀外,也反映出時下人們所看重的企業與產業發展趨勢。事實上,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我國的產業結構在製造業外移及觀光客倍增的推升下,早已悄然產生革命性的轉變。目前製造業占GDP的比重已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反觀服務業不僅占GDP的七成,就業人口也占總就業人數的六成,台灣早就和美國、日本一樣,都是以服務業為導向的先進經濟體。

長久以來,服務業受到市場規模小、資金與商業模式不足所限,大都是一些傳統勞力密集型的中小企業。加以台灣的經濟高度依賴科技業,服務業在產業發展政策中,不論是租稅優惠、創新研發預算或人才培育上所獲資源,始終與其占GDP及就業的比重不相稱,使得服務業的勞動生產力,或對科技創新的應用程度與專業人才均有所不足。在全球化競爭中,多數廠商只能憑藉勞動彈性化,以使用定期契約工、部分時間勞動及外包等方式,控制成本維持營運,這自然無法創造優質的工作或提供較佳的薪資。

傳統上服務業經常被視為非貿易財,但在政府二○一二年公布的服務業發展藍圖中,希望透過ECFA的後續談判,爭取台灣服務業拓展海外空間的機會,並計畫於今後八年間投入三百億元的資金,配合鬆綁法令與科技化,促進服務業升級。培育有在地化特色的現代服務業,固然可成為具國際吸引力的服務出口產業,但若回歸到服務業的初衷,就會發現其價值是需要由「人」去實踐與創造的,「人」才是真正能發揮「服務」本質的關鍵。因此,針對中小型服務業不易爭取人才與資金的問題,從優化服務業的角度,提出以制度協助服務業突破成長瓶頸,同時能強化就業品質之作法。

發展現代化服務產業,人才必不可少,考量新興服務業對跨界人才的渴求,與中小企業的育才成本不足,建議由公部門建置異業結盟的人才交流平台,提供多樣化人力供企業選擇,以滿足新興服務業的需要。此外,可運用此一優惠措施連結加薪機制,達到調升所得的目的。例如,符合重點培育條件的廠商為拓展業務,可從政府的異業結盟人才交流平台尋找合作對象或勞動力,也可經產業合作計畫育才、發展關鍵技術。這些方案原本即享有政府的賦稅減免或補助,但企業若是願意留用參與產學合作計畫之學子,就能延長優惠措施期限。而該公司如能進一步提出獲利連結員工加薪計畫,執行時可再度展延利多政策享用期間,以鼓勵資方與勞工共享公司成長的果實。

再者,中小型服務業募集資金,若無擔保大多從三F管道著手,即Family家人、Friends朋友,及Fools愚者,這樣的資金規模總有侷限;若公司行號希望成為有上兆實力的資金擁有者,如勞退、勞保基金的投資標的,就必須在財報中揭露員工薪資結構與每年所得成長狀況。因為一個懂得珍惜員工付出的廠商,才能吸引人才長久為其效力,幫助公司發展、成長;如此,投資方才有利可圖,也可藉此扭轉目前因彈性化僱用所衍生的工作貧窮問題。

「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在我們長久的努力下,已是一種品牌資源,未來如何讓「台灣服務」(Served by Taiwan)成為新的經濟標竿,經由培育具社會責任的現代化服務業,提供更優質的工作與勞動環境,正是我們在新世紀中共同打拚的願景。

arrow
arrow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