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肥咖‧星巴克‧張忠謀之嘆 

【聯合報╱社論】  2013.01.20

美國課徵富人稅,為追蹤國民海外所得,將與各國展開洽簽「跨政府協議」,以提供其相關金融資料。對此,我政府和金融業者對於要採「歐洲模式」或「日本模式」簽約,仍有不同看法。甚至,民間還有第三種意見,認為這是美國政府的事,我政府不必配合行事。

美國追蹤公民海外所得的行動,來自「外國帳戶合規納稅法案」(FATCA),俗稱「肥咖條款」。經兩黨在財政懸崖的鏖戰,「富人稅」課徵門檻訂為個人年收入四十萬美元以上或家庭年收入四十五萬以上,僅不到百分之一的美國公民受到影響。而美國政府之所以大張旗鼓與各個國家簽約,就是要確保行動能夠落實,證明歐巴馬不是玩假的。在這種情況下,以為台灣可以置之不理,恐怕是不明就裡。

拋開「配合美國行事」的想法,台灣若透過此一「跨政府協議」的簽署,而能與美國或其他國家交換海外帳戶訊息,對我國追蹤洗錢、逃稅等情事,其實大有助益。陳水扁的洗錢案,不正是因為美國與瑞士的通報而揭發?更何況,全球面對貧富差距擴大的趨勢,國際社會對於富人應負擔更多稅負漸有共識,台灣自無置身事外的餘地。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最近呼籲,政府應師法美國向富人增稅,以消弭貧富差距。他感嘆,台灣富人「避稅」的管道太多,導致收入最高的一群僅繳納所得百分之七、八的稅率,反而是誠實的高薪白領階級要繳納百分之四十的稅率,極不公平。他建議,政府應該減少這些合法避稅的途徑,才能填補財政漏洞,防止貧富不均問題繼續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張忠謀並不是建議提高富人的所得稅率,而是認為有錢人沒有承擔相應的稅負,其實是政府提供的不當庇護太多;如能有效減縮避稅管道,不必提高稅率,同樣能擴大稅基。張忠謀的評論,一針見血。歐巴馬政府大費周章地追查公民海外所得,鎖定百分之一的富人,就是要確定拔到的是「肥咖」的鵝毛,而不是鋪天蓋地亂打一通。相形之下,台灣的稅負七成五集中在薪資階級身上,包括最近健保補充費鎖定每筆五千元的業外收入,驚擾眾多底層小民,都值得商榷。

要理解稅制漏洞問題之嚴重,看美國知名咖啡連鎖店「星巴克」最近在英國的補稅事件,即可一目了然。星巴克進入英國已十四年,有七百多家門市,每周有兩百萬人次造訪,歷年營業總額超過四十八億美元;但十四年來,星巴克僅向英國政府繳納了一千三百多萬美元的稅款,且最近連續三年均以虧損為名,未曾繳納分文。在英國民眾抗議下,星巴克最後和英政府達成協議,承諾未來兩年無論盈虧,均將繳納近十億台幣的稅,方才平息眾怒。

星巴克英國公司不納稅的祕密,主要是它利用採購上「轉移定價」的方式使帳面變成虧損,把盈餘轉移到其荷蘭的關係企業;因為荷蘭的公司可以適用當地更低的稅率,比在英國納稅划算。星巴克宣稱自己是「合法避稅」,英國政府也承認星巴克並未違法,但凜於民意,雙方不得不達成法律以外的協商。可見,避稅雖屬合法,但英國消費者為星巴克創造了龐大利潤,而星巴克卻不透過納稅來回饋英國社會,卻是難以忍受的事。跨國公司成本大、資源豐,卻有更多的管道逃避稅負,這是國際間共同的頭痛問題;美國的「肥咖條款」正試圖突破這層硬殼,透過國際合作的途徑尋求出口。

貧富差距是世界共同面對的難題,無論是提高富人稅負、防逃堵漏、或加強追蹤海外資產,均已成趨勢。當然,像法國那樣將富人稅劇升為百分之七十五的極端手段,只會逼著自己的公民變節;但認真審視問題,並找出合宜的解決手段,卻絕對是勢在必行。從這個觀點看,肥咖條款的協議簽署絕非事不關己;至少,光是針對張忠謀「防止合法避稅」的建言,馬政府就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個人薪資所得採用累進稅率,從5%, 12%, 20%, 30%到40%誠實報稅者最高需要繳40%的所得稅,然而真正的有錢人,政府卻開了許多方便「避稅之門」。也有許多收房租、店租的好野人,輕易的可以避開所得稅(資本利得稅)。在台北大約有八成的富有者應該是「房東」,辛苦做個小生意,一半以上的獲利被房東拿走了。

~~「資本主義」的終點是「貧富差距的極大化」,如果政府也是站在有錢人這一邊,將會加速貧富差距的擴大。20年後,當我退休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