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專題(下) 讓苗自長:父母放手 孩子昂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11 09:34

在學校有老師監督學習,回到家則有父母催促溫書。家長在教育中向來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父母該怎麼做,才對孩子學習最好呢?香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父母應按子女年齡增長,逐漸減少陪伴學習的時間,長遠有助孩子建立自律及責任感,學會承受風險、對抗逆境,同時鼓勵他們發揮創意,日後投身社會便會更具競爭力。

在兒童成長不同階段,家長可實施相應的管教。彭智華解釋道,3歲至6歲時屬於「他律期」,這段時間孩子需要旁人協助建立紀律,父母陪伴子女學習或參加Playgroup(遊戲小組),可帶動他們的學習興趣。然而,當子女進入小學,便踏入「自律期」,這時父母應在一些生活細節中,培養孩子的自律及責任感,讓他們無須監管也自動自覺。

他舉例說︰「家長應在孩子做完功課後,才幫忙檢查;有些家長卻在孩子開始做功課前,已坐在旁邊給指示,陪他們完成,這反而令孩子養成有人監督就做,無人監督就不做的習慣。」

他又提醒家長,若盯得太緊或過度參與,孩子會缺少了與人自然相處的技巧。「無論大人怎麼扮,也不可能擁有孩子的思維,有時說話難免老成。孩子與同齡小孩發生爭執、搶東西,都是自然的事,家長插手會使孩子欠缺與人自然相處的機會。」

灌輸「一定要贏」 難以培養堅毅

彭智華認為,教育的重要性在於其過程,而不在分數。現在普遍家長有「美麗的誤會」,為了保障子女的分數,一點風險都不願他們承受,在子女小時候起便灌輸「一定要贏」的觀念,但這種「贏」只是源自家長提供大量支援,那麽試問將來孩子如何懂得接受「輸」?相反,培養孩子不怕逆境,磨練性格鬥志,將來他們才能適應真正的社會。彭智華說︰「自古多少成功的人,都在於他們堅毅的特質。」

提到中國人的創意及批判思維看似不如西方,彭智華不認為這是「填鴨」教育、背書式學習所造成。他指,中國人傾向配合大眾價值觀、注重穩定性,加上子女受到父母的權威壓抑,才是孩子思考受限制的主要原因。彭智華說︰「子女提問時,父親一副『我說了便是,別多問』的模樣,令孩子根本難以建立批判思考,因為權威不容挑戰,而西方家庭的處理方式就不同。」

多問少用板腦 提升創意思維

若要提升子女的創意及批判思維,家長可從生活細節着手,多向他們提問,帶他們去不同地方,提升其好奇心。他認為,同樣重要的是,避免孩子在6歲前太頻繁接觸智能手機、板腦等電子產品,以免他們失去對人的興趣,並削弱記憶力

彭智華表示,未來的社會需要青年人擁有批判思考、創意及人際溝通能力,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情況下,年輕人要有可四處流動的適應能力。要培養這些特質,可增加跨民族生活體驗、學習心理學及擴闊知識層面。

彭智華指出,東方國家不像西方國家般,有優厚福利制度作為保障,因此會加劇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心態。過去父母期望子女做醫生、律師等行業,但隨着時代變遷,工作種類多元化,父母若果仍過分着重子女的分數,可能反而扼殺他們獲得成功的機會。

在一項涵蓋30個發達國家的調查發現,韓國學生是所有受訪國家中最不開心的一群。韓國官方調查指出,當地中學生平均每日花16小時上課及參加補習班。該國政府認為,當地學生背負沉重的學習壓力,令他們無法感到快樂。韓國青年政策研究所的調查更發現,多達四分之一的韓國學生曾想過自殺,而在曾經試圖自殺的15歲至19歲少年中,超過半數都是因學業成績而自尋短見。

死背英語詞彙 不懂日常用語

不少韓國學生因上學而帶來壓力及焦慮,家長過度催谷子女亦是原因之一。在國立首爾科技大學教英語的美國教師林奇指,韓國兒童在幼稚園期間已開始學習多種語言;相反在美國,同齡兒童只是剛開始學英文字母。林奇認為,韓國社會普遍重視英語,但一般學生只靠死背硬記,有學生懂得一些學術詞彙,反而不懂日常用語。

在檀國大學就讀的李尚澤(譯音)指,不少父母希望子女能進入名校,甚至抱怨學校功課太少,又為子女訂好目標,令他們承受巨大壓力。在韓國出生的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指,韓國教育制度競爭激烈,要求學生長時間學習,造成沉重心理壓力

在英美等部分西方國家,教師壓力大、人手不足是普遍現象。美國許多小學今年面臨教師短缺,特別是數學、科學及特殊教育的老師,原因是學校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大幅裁減教師職位,近年經濟好轉後,畢業生則傾向投身待遇及發展較好的科技業,導致全國出現教師荒。為了盡快填補空缺,有學校連未完成教師培訓及無實際經驗的人亦聘用,甚至出國招聘教師。

加州最嚴重 1/4屬實習「新丁」

加州情況是全國最嚴重的,當地在2008年至2012年間共流失8.2萬份教師職位。期內修讀教師預備課程的人數大跌超過55%,明顯是被業界驚人的裁員潮嚇倒。

隨着經濟復甦,公立學校開支回升,加州校區正增加招聘教師。不過市場上沒有足夠新畢業教師應付需求,教育界人士解釋,畢業生此前擔心背負沉重學債及找不到合適教師職位,現在經濟好轉則追求較有潛力及形象較好的工作。

加州有小學唯有聘用尚未完成教育課程的學生,解決人手不足。一般老師獨自授課前,須完成學位後資歷文憑計劃,但在2013年至2014年,加州近四分之一的新教師文憑屬於實習性質,容許申請人一邊全職授課,一邊修讀培訓課程;2012年至2013年向非教師資歷職員發出的臨時教學許可證數目,更急升超過36%。

根據PISA(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測試結果,上海學生的成績遠較西方國家同齡學生優勝,但要達到這種水準,需要承受的壓力不容小覷。大陸家長溫林接受本報專訪時,憶述數年前見愛女學習壓力大得超出負荷,終於決定把她轉到國際學校就讀。他坦言,大陸教育制度屬於填鴨式,學生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他認為教育目的應是培養學生有全面的人格及決策的能力,而非只看分數

愛女哭「醒」父 轉讀美大學

溫林的女兒14歲時,在北京朝陽區一間外語學校讀初中,學校實施「軍事化」管理,功課量繁多,常常深夜12時都未做完,需清晨4點半起來再做。有一天,女兒與來香港工作的溫林通電話,她拿着電話10分鐘不作聲,然後突然「哇」的一聲哭起來,說自己考了最後一名。溫林聽了沒怪責,反而安慰道:「這樣爸可樂了,這代表你下一次不會再拿最後一名,那就是有進步了。」

他笑言,女兒的成績一向屬於中上,認為那次考試成績不能反映她真正的實力,但讓溫林思考到女兒的將來,「那時有兩條路,一是讓她繼續接受這種軍事化教育,但也難以考進北大、清華;另一條路是送她到外國讀大學。」今年,女兒終到了美國的印第安納大學升學。

林認為,大陸的孩子有兩個優勢,一是中國的父母重視教育,節衣縮食都希望栽培孩子成才。二是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不少中產父母都會讓子女盡可能出國見識,這樣令孩子「既懂中國,也懂世界」。溫林以女兒為例,她讀國際學校,連同英文及奧數補習,還有學鋼琴,1年支出大約要20萬人民幣(約24萬港元)。

陪學習成長 功效勝教師

他認為家長在孩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比教師更重要,「應該跟孩子一同學習,一同成長,不能說教、做『虎媽』『虎爸』,因為(若果)我們對孩子學習的都不了解,怎能去評論呢?」

不過即使擁有好成績,亦不代表有成功的人生。溫林提到一位上海友人的兒子,因為被過分溺愛,大學畢業後不敢外出工作,不懂如何打交道,變成「有知識無能力」。他慨嘆大陸學生過於老實服從,部分甚至在離開父母後便不懂得做決定,不像外國學生般懂得表現自我,「我絕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會是這樣子」。

亞洲學生每天學習時間普遍較長,例如香港的學生下課後要補習,而在中國大陸,學生下課時更往往已經天黑。已碩士畢業的大陸學生蒙悅表示,自己讀中學時,每天早上7時多上課,到晚上7時才放學。回家吃晚飯稍作休息,便開始做功課,有時做到12點也不一定能完成。蒙悅認為,相對外國學生,大陸學生優勢是基礎教育更穩固,但「扎實而不夠靈活」,實踐機會略嫌不足。

蒙悅解釋,大陸教育着重理論,以英文科為例,教師非常着重教導文法,上課時多用中文授課,故在會話及聆聽方面沒太多訓練,高考也不會考會話。

高考前1年 禁看電視

大陸學生在初中時,要學習9個科目,蒙悅表示,因為每一科都有功課,學生都要忙碌至深夜。在周末,學生也經常補課或補習,他們對於中考(升高中的考試)及高考(升大學的考試)非常緊張,學校會在考試前1年左右,設定日子「倒數牌」,提醒學生距離考試還有多少天。

蒙悅聽說有學生的家長為了子女考得好成績,高考前整整1年不開電視,也有父母擔心兒女在寄宿學校吃得不好,天天往學校送飯。她坦言,大陸有學生因壓力大、擔心成績不好而自殺,故學校裡都會有心理諮詢師,協助紓緩情緒。

香港的學生很多年紀小小已上不同的興趣班,為的是拿到更多證書,以進入名校。這情況在大陸稍為不同,蒙悅表示,大陸小孩上興趣班主要是出於興趣,希望多學一個技能,對升學沒幫助。

蒙悅認同大陸學生在批判思考方面較弱,可能是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比較謙虛、服從,只要是自己所崇拜的人物說的話,基本上都不會反對。創意方面,她認為隨着中國愈來愈對外開放,年輕人的創意能力也明顯提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教育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