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產值倍增 薪資卻不升反降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2014.12.13

台灣低薪問題始終無解,勞動部委託學者研究發現,台灣勞動生產力指數近20年來穩定上揚,從41到99,但勞工報酬分配比率反而逐年下降,一路從53%降到101年47.59%,下降近6%,顯示台灣勞工創造的產值倍數成長,薪資卻不升反降,經濟成長果實分配確實愈來愈不利勞工。

研究指出,與其他國家勞工報酬占比相較,日本60.6%、韓國71.8%,美國63.7%、德國68.5%,台灣的47%的確遠遠落後。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年初接受勞動部委託研究「勞動生產力貢獻程度與受僱者薪資分析」,報告最近出爐。

「勞動生產力」是將產值除以就業人數,反映每位就業者創造的「產值」。從統計資料看出,台灣勞工生產力指數近20年增加一倍,也就是勞工創造的產值愈來愈高,但產值增加比率卻未反映在勞工實質薪資成長

辛炳隆指出,關鍵在1990年代中期起,不但薪資成長年增率,漸與經濟成長率脫勾,勞工分配所得也愈來愈低。

資料顯示,民國83年工業部門受僱者勞動生產力指數41.23 ,此後逐年上升,101年時已達到99.26;其創造的國內生產毛額也從6.3兆元升高到13.6兆元,兩者都是倍數成長,勞工為台灣經濟的貢獻度由此可見。

但另一方面,從勞工薪資報酬占比觀察,20年來受僱勞工報酬占比(即勞動分額)卻是逐年下降。以83年為例,總產值中半數以上53.51%分配給勞工薪酬,但是到前年101年時,員工報酬比率只有47.59%;這與多年來勞工薪資成長幅度趨緩一致。

辛炳隆表示,根據OECD最新資料,鄰近日本2011年勞動分額為60.6%、韓國2012年為71.8%,美國2011年為63.7%,都比台灣的47.58%高出甚多。他說,從此資料也印證,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國人不論名目或實質薪資成長,都從高成長變為低成長,甚至產生停滯或負成長,也顯示經濟成長果實的分配愈來愈不利勞工。

歷年工業部門勞動生產力指數、勞工報酬比例、固定資本消耗

 

「企業過度資本化 排擠勞工分配」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2014.12.13

為什麼台灣勞工薪資無法提升?勞動部委託學者找出元凶。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表示,從產值分配來看,企業盈餘雖年年增高,但政府設備投資租稅抵減,致企業過度投資,排擠勞工所得分配,尤其當經濟不景氣,勞動分配下降幅度愈大,其中以製造業最明顯。

辛炳隆指出,台灣在1990年中期後是重要分水嶺,隨著產業外移,經濟成長的餅變小,此後經濟成長率與薪資成長率也正式脫勾,勞工分配比例逐年下降,鴻溝愈來愈大。

他說,生產毛額一般分成四大部分,包括繳給政府的間接稅、受僱人員報酬、企業盈餘及固定資本消耗。近20年來,因為政府對企業降稅,間接稅比率從5.33%左右,一路降到2.66%;企業盈餘仍然緩步成長;受僱人員報酬逐年下降,甚至一度降到最低45.9%;固定資本消耗則是明顯上升。

辛炳隆說,四項要素中,發現企業盈餘還是往上揚,企業繳的稅更是往下降,明顯消長的是固定資本消耗、勞工所得分配,也就是因為政府祭出各種投資設備減稅優惠,致企業出現過度資本化現象 (例如增加設備投資、加速折舊等),排擠勞工薪資分配,此一趨勢,在經濟不景氣時更加明顯。

辛炳隆表示,台灣經濟成長已經趨緩,目前的成長數字大部分來自過去基期低的假象;而當餅愈來愈小,勞工可以分配的比率又被排擠,才會導致整體低薪化現象。

他說,無論是與國際比較,或是以國內行業別廠商資料實證觀察,都顯示國內勞動所得分配確實偏低;尤其是經濟愈差,企業想要保住現金,營業盈餘占比反而明顯上升,勞動分額下降幅度變大,對受僱員工衝擊最大。

他說,造成勞動分額下降原因隨行業不同有差異,就固定資本消耗占比明顯上升者,以製造業上升幅度最大;批發零售業勞動分額下降,是因為營業盈餘相對上升的比例較高。

 

短評:

1. 製造業的自動化設備,是提高員工的產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簡單講就是「機器取代了人力」。從這個觀點來看,未來的高薪的工作,除了腦力工作(創新與研發),就是服務性的工作(例如:餐飲、旅遊、教育、金融)

2. 台灣的企業強勢、工會弱勢,也是造成勞工薪資偏低的因素之一。在台灣,很少看到有勞工會因為不平等的薪資待遇而出來罷工,在歐美可是很普遍的。然而,我們卻期待政府幫勞工出來跟企業主談判嗎?這就有點不切實際的期待了!一但員工失去了談判的籌碼,薪資就全由老闆所主導。導致這樣的結果與台灣的法令制度、教育文化、社會價值有關。

 

arrow
arrow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