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八大潛在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和訊網) 2014-11-28

德意志銀行近期發布報告稱,未來幾個月歐元區危機再度爆發以及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較大,並且可能對市場造成巨大影響。
歐元區危機可能會卷土重來,中國經濟存在硬著陸風險。這兩大因素將是市場最需要關注的方向。比較理想的狀況是全球宏觀經濟表現不溫不火,並且沒有任何危機出現。不過這種可能性較低。

 

歐洲危機重燃:

歐洲央行未能拯救經濟,低通脹伴隨著低增長引發市場對ecb失去信心。地緣政治緊張加劇、改革步伐緩慢、財政記錄無法保持。
歐盟委員會稍早之前布秋季經濟展望報告,下調今明兩年歐元區經濟增長和通脹率預期,顯示低通脹痼疾難改善,歐元區經濟復甦步伐緩慢。
報告顯示,與春季展望報告相比,2014年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從1.2%調降至0.8%,2015年經濟增長預期從1.7%調降至1.1%。
其中歐元區三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經濟增幅預期均被下調。2015年,德國經濟增幅從2%下調至1.1%,法國經濟增幅從1.5%降至0.7%,意大利經濟增幅從1.2%下調至0.6%。
報告還下調了通脹預期,2014年的通脹率從春季預測的0.8%降至0.5%,2015年的通脹率也從1.2%下調至0.8%。與其他發達經濟體和歷史上后危機時代的經濟復甦案例相比,歐元區目前經濟復甦步伐更顯緩慢。
高盛表示,歐元區經濟目前已經正式處於三重衰退之中。

中國硬著陸:

經濟增速無法提升。經濟再平衡過程中可能會引發現金融危機。金融時報稱,在評論人士看來,硬著陸的“硬”意味著,到了這個程度會出現社會動盪,或者需求會出現衰退式的螺旋形下降。“硬著陸”是壞情況,而“軟著陸”是適當、並且可能反映提高消費與gdp之比的健康跡象。
中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表示,要警惕經濟下行過程中可能引發的區域性財政風險,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可能會破產,可能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導致中國經濟硬著陸。
周五,央行宣布大幅降息,將人民幣一年期貸款的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結合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到1.2倍;並對其他各檔次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做了相應調整,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也作了適當簡並。
以歷史經驗來看,降息是央行能采取的最直接應對手段。連續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近年正越來越放緩,政府已將gdp年增幅下調至7.5%,而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哪怕這種增幅都是不太現實的。
與此同時,中國不少大城市的房價接連下跌,讓本已萎靡的中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降息的措施不僅可抵消部分損失,刺激資金入場,而且至少可以防止暴跌。
法興分析師認為,中國央行意外降息不足以阻止經濟增長放緩,僅能夠防止硬著陸。

股市無序下跌:

美國經濟復甦及通脹走高引發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從而導致股市無序下跌。
盡管分析師們仍預計美股將持續更新記錄高點,不過終有一天,投資者將認為債市發出的信號對於股市前景將是利空。
影響股市的兩大因素是經濟和動能。目前美國經濟表現非常好,股市動能也不錯,因此他認為年底股市將反彈,因活躍的經理人們試圖追高,不過在明年第一季度時,股市將遭受賣盤打壓。
今年以來,歐洲和日本債券收益率較低,投資者紛紛涌入國債市場,拉低美國國債收益率。周三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68%。美國10年期國債和德國10年期國債間溢價一直盤旋於14年較寬區間,150點附近。
jefferies首席經濟學家麥卡錫(ward mccarthy)表示,隨著油價的下跌,高收益債券間溢價的影響來自於能源板塊的走軟。
股市和相對較高收益率債券的收益率走勢間的表現存在分化,令投資者略感緊張。意味著終將在某時出現交叉,要么是股市走軟,要么高收益債券的收益率回升。
蒙特利爾銀行私人銀行首席資訊官阿布林表示,美國股市在明年第一季度將見頂,此后將持續回落。
 

安倍經濟學失敗:

安倍選舉失敗;日本央行/政府放棄寬鬆(非短期風險)。今年第二季度,日本gdp環比年率下滑7.1%,降幅創2009年第一季度新高。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極力以寬鬆政策刺激經濟、推升通脹的安倍經濟學家面臨嚴峻挑戰。
“日本內閣在基於景氣動向ci一致指數的趨勢評估經濟狀況。預計8月ci一致指數將環比負增長。
內閣的經濟評估可能將當前的“疲弱”水平下調,調至“預示可能的轉折點”。內閣這樣的評估變化意味著,日本經濟可能已陷入衰退。這類似於政府承認經濟衰退。”
日本政府定於今年12月第二次上調消費稅,從目前的8%調升至10%。若未能如期加稅,可能被市場視為安倍經濟學失敗,而且也會被理解為日本政府放棄鞏固財政的努力。
高盛經濟學家預計,日本內閣的評估結果將預示著,日本經濟陷入衰退。

地緣危機:

烏克蘭衝突、isis、中東地區衝突引發地區性或導致全球性經濟增速放緩。
烏克蘭危機不僅是烏克蘭民族的一次沉痛轉折,也是冷戰后的歐洲地緣安全危機。冷戰結束已經二十余年,西方卻並不打算把俄羅斯納入其中,在歐洲安全體系建設上從未給俄羅斯留出相應的位置,而是一味地要求俄羅斯服從和退讓。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通過歐盟和北約的雙東擴,把西方價值系統、北約安全體系和歐盟延展到俄羅斯的邊界。
烏克蘭危機不僅改變歐洲大陸的地緣安全形勢,更在根本上動搖了冷戰后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建立的國際政治秩序。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指出,長期以來,對世界秩序的探索幾乎完全是由西方社會的概念來定義和解釋的,而如今作為當代基石的西方秩序觀正陷入危機。
自5月下旬起,曾從伊拉克遠遁敘利亞的原教旨極端恐怖武裝"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在伊拉克殺了個回馬槍,擊潰了上萬人的政府軍和邊防武裝,在短短幾天內,占領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與薩達姆故鄉提克里特等城市,控制了伊拉克北方大片地區。
除了政治、軍事上的擔憂,國際社會所擔心的還有經濟:伊拉克是中東經濟、尤其石油經濟大國,伊拉克的亂局影響中東石油經濟,乃至波及全球經濟、金融的穩定。

傳染病威脅:

埃博拉大面積爆發導致全球經濟下行。世界衛生組織(who)當天宣布,埃博拉病毒致死數已超過5600人,此外還有1.6萬人被感染。
世衛組織同時指出,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遠遠超出其公布的數字,目前還無法獲得該病毒傳播的全部資訊。受埃博拉病毒感染最嚴重的國家有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
非洲首席經濟學家表示,埃博拉對非洲經濟造成的損失更接近30-40億美元的預測,而不是最壞情形下的320億美元。
為防止埃博拉蔓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隔離社區、建立衛生檢查站等,限制了塞拉利昂境內的人口流動,也阻礙了貨物的流通,使得當地物價上漲、人民收入降低。
據來自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表示,埃博拉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還可能使該國在過去幾年中取得的成果徹底化為烏有。

新興國家危機:

美聯儲加息或者中國經濟停滯或引發新興國家出現危機。大宗商品的價格開始下跌,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開始減速,過去六年用量寬造就出來的一個新一輪泡沫平衡正在被破壞。

 

短評:

是危機,也是轉機!
危機處理的好,就能化為轉機。處理不當,就會惡化成更大的危機。

機會存在於風險當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風險 危機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