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停滯... 家庭儲蓄率 直直落

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2014.08.18

行政院主計總處甫完成的調查指出,在民眾薪資成長趨緩,物價上揚推升消費支出的雙重影響下,102年我國家庭儲蓄率降至20.62%,遠低於二十年前的30.7%,其中後20%家庭更已連續七年「負儲蓄」,此負儲蓄是否成為常態,值得密切注意。

主計總這份「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指出,102年我國平均每戶家庭儲蓄19.4萬元,家庭儲蓄率20.62%,低於前一年的21.21%,從近十年、二十年較長的期間觀察,我國儲蓄率下滑趨勢非常明顯。

我國平均每戶儲蓄於88年時升至23.3萬元,達到歷年最高,此後逐年下滑,近五年皆不到20萬元,家庭儲蓄率因此由82年的30.7%降至92年的24.4%,102年的20.6%。

若把家戶所得依高低排序,分成五等分,最有錢的第五分位組102年平均每戶仍儲蓄63.8萬元,比民國82年來得多,但其他四個分位組不論是中產家庭或低所得家庭,其儲蓄都不如民國82年。其中,所得最低的第一分位組在102年非但沒有儲蓄,還透支2.2萬元,是連續七年「負儲蓄」。

上週五在國民所得評審會議上,與會委員曾就「負儲蓄」現象進行討論,主計總處官員表示,根據調查落在第一分位組有49%是老年家庭,目前台灣社會除了退休公務員有穩定退休收入,多數老年人退休後的收入偏低,比較容易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他憂心地表示:「隨著台灣老年人口愈來愈多的趨勢,第一分位組的負儲蓄,恐怕會成為新常態。」

 

新聞分析-家庭儲蓄? 國民儲蓄? 傻傻分不清

工商時報【于國欽】   2014.08.18

過去經常聽到台灣儲蓄率年年升逾30%,如今又說台灣儲蓄率連年降至20%,儲蓄這項統計,相信一定讓許多人愈看愈糊塗,有必要解釋一下。

談起儲蓄,每個人感受都不一樣,多數人會領會成儲金簿上的數字,但從國民所得統計觀點來看,這樣的領會可能有三個誤解。

第一、誤認為儲蓄是存量:儲金簿上的數字是歷年累積存款,是資產存量的概念,而國民所得所談的儲蓄是當年收入減掉消費之後的賸餘,是流量的概念,易言之,今年負儲蓄並不代表儲金簿上已沒錢。

第二、誤認為儲蓄是貨幣:貨幣確實是人們最常見的儲蓄型態,但轉化成股票、債券、基金或房地產的型態,也同樣是儲蓄。

第三、誤認為儲蓄只存在家庭部門:家庭確實是提供儲蓄最主要來源,但除家庭部門有儲蓄,政府經常帳的賸餘,企業營業盈餘也都是儲蓄,這三者合計稱為國民儲蓄。

我們經常聽到台灣的儲蓄率高達30%,超額儲蓄年年逾兆元,這講的是「國民儲蓄」;如今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又說我國儲蓄率一路下滑至20%,這講的是「家庭儲蓄」;若不加以明辨,可能會被這兩個儲蓄率弄得暈頭轉向。

那麼,何以這兩個儲蓄率會出現不同走勢?因這些年家庭儲蓄下滑之際,企業儲蓄大幅成長,因而使得國民儲蓄率仍能挺升至30%。以往家庭儲蓄占國民儲蓄比重總在六、七成,為企業儲蓄所望塵莫及,惟自99年起企業儲蓄快速升高,至今已連三年逾兆元,與家庭儲蓄規模,幾已平分秋色。

arrow
arrow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