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泰斗 余英時獲唐獎漢學獎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2014.06.20

唐獎今天公布首屆「漢學獎」得主, 由史學大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 授、中研院院士余英時獲獎,肯定他過去超過半個世紀來,在中國歷史、思 想、政治及文化上的貢獻。

84歲的余英時是享譽海內外的知名漢學家、歷史,以研究中國思想史和學術史 揚名國際,1950年就讀香港新亞書院,師從國學大師錢穆。25歲被推薦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取得歷史學哲學博士學位。1974 年當選中研院院士,2006年獲得有「人文 諾貝爾獎」美譽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 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殊榮。

頒獎人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院士丁邦新說,余英時學術生涯60年間,共出版著作 59本、論文400餘篇,堪稱畢生著作等身。尤其他在中國歷史、特別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 面的研究,皆扮演開創性角色,中西學界一 致推崇他是21世紀「中國史學之泰斗」。

丁邦新指出,余英時雖以研究中國傳統為主,但對傳統與近現代中國歷史、 思想與文化均有深厚理解與掌握。例如他曾深入探究胡適、陳寅恪及錢穆等大師的著作,其中陳寅恪在共產黨專制作的「隱語詩」,被余英時破解後,學界才漸漸窺 知陳對興亡遺恨與對時局的針砭。

丁邦新表示,余英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治史宗旨,鼓勵年輕學者以新方法、新角度瞭解與詮釋中國文化。他的影響不僅局限於中國思想史, 獨特的詮釋觀點,加深現代中西方社會 對中國數千年歷史與文化的了解。

丁邦新也提到余英時不曾參與實際政治,對政治只有遙遠的興趣,出發點是 基於知識份子的社會關懷。芝加哥大學教授余國藩更曾經說:「余英時教授就是他筆下中國『士』的典型,一生的研究與經歷都在反映這一點。」

余英時更關心民主人權運動,不時發表政論文章,更曾公開支持中國民主運 動。他與妻子在普林斯頓建立的「中國學社」,也成為許多流亡海外的中國知識分子與學運領袖的庇護所。

 

余英時:國際、兩岸漢學慢慢合流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美國越洋電話專訪】  2014.06.20

感嘆:終於出現國際性專屬漢學獎

首屆唐獎漢學獎頒給知名歷學者余英時,他接受本報越洋電話專訪時謙虛表示「受之有愧」。他說,自己的畢生研究與台灣密切相關,漢學獎榮譽不單只屬於他個人,更感謝 中研院同仁的支持。余英時也感嘆,漢學研究走向國際化多 年,今日終於出現國際性專屬的漢學獎,尤其這份獎由台灣 頒發,更可看到台灣走在全球化的最前段,對國際漢學界的 年輕學者,將有很大的鼓舞作用。

他說,首本和最後著作都是聯經出版

余英時表示,他幾天前已接到唐獎基金會告知獲獎訊息, 身旁親友與學生聞訊都很替他高興。他還說,截至目前,他的第一本著作和最後一本著作,剛好都是由聯經出版社出版,由於自己年紀已大,未來不知道還能不能持續寫作,藉 由這次獲獎,希望能表達對過去長期得到台灣學術文化界支 持的感謝。

余英時表示,包含諾貝爾獎、過去他曾獲獎的克魯格人文 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都沒有專門頒給漢學研究學者的獎項,現在終於有專門獎項,可以讓漢學研究成果更被國際看見;尤其獎項由台灣發出,對他而言有特殊意義。

謙虛:學術成就功勞歸於「老同輩」

長期旅居海外,但余英時今天細數自己畢生和台灣密不可分的關係。他說,他的老師錢穆晚年在台灣終老,1950年他成為香港新亞書院首屆學生,當時新亞書院登記在中華民國教育部底下,後來獲選為中研院院士。對於自己的學術 成就,他謙虛表示,功勞都得歸於新亞書院和中研院「老同 輩」。

余英時認為,過去長久以來的中國歷史王朝發展,必須靠流血打仗,才有辦法改朝換代,如今台灣人民可以透過選舉投票方式,和平非暴力的更換執政黨,是非常珍貴的事情。

他盼,漢學研究不該帶國族主義情緒

余英時觀察發現,近年來國際漢學跟中國大陸、台灣的漢學研究慢慢走向合流;他認為,學問國際化是好現象,畢竟漢學並不是只屬於中國人的研究,西方國家包含法國、英國等,有許多漢學相關研究都很了不起,就像東方人也可以研 究德國史、美國史般,漢學研究不該帶有國族主義情緒,樂 見漢學獎未來能持續挖掘國際上的傑出漢學家。

對於高達新台幣5000萬元的獎金(4000萬元給個人),余英時表示,這筆獎金確實是一筆很大的數目,但對他而言,唐獎本身的意涵絕對大於獎金的多寡,短時間內他暫時還不會 去想獎金如何運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唐獎 漢學獎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