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對話 找出台灣生路

【經濟日報╱社論】   2014.04.29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再度跳上火線,對外解釋府院黨先前針對核四做出的兩項決議始末與內涵。這兩項決議是,核四廠一號機不施工只安檢,安檢後封存;核四廠二號機全部停工,及政院承諾9月底前完成全國能源會議,確保未來供電無虞。江揆表示,政院全力支持兩決議,也強調政院已做出最大讓步了。

江揆所謂的「讓步」,看似把核四廠的現狀,改以「封存」、「停工」等用語重新包裝,相信不少反核人士會質疑他不過是在玩弄文字遊戲、迴避公投。不過,若是細究這一年來,政院推動核四立場,對照即日起生效的府院黨最新決議,的確可發現政府的核四主張,出現大翻轉,即便江揆不願承認發生重大事項變更。

去年,江揆曾主動拋出以公投決定核四去留,先前他更多次表態,等到核四安檢工作完成後,即可舉辦公投,公投不同意,政府絕對不會放置燃料棒。這些主張都可鋪陳出,江揆有其一套「一棒接一棒」,且發生時間可大致推算的核四時程表。他的核四時程表即是,安檢完成、公投同意、放置燃料棒與核四運轉。

不過,近來隨著外部反核抗爭日益升高,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展開無限期禁食後,讓政府背負了不少道德責難,為了緩解壓力,府院黨只好中斷核四時程表。正如江揆昨天所說,未來就算核四一號機通過安檢,也不會立即舉辦公投,公投何時辦,得由未來的社會共識決定。

當執政的府院黨決定把「核四選擇權」交給未來,不只日後核四公投舉行時間點難料,核四運轉也形同無限期延後。這樣的結果,或許是避免撕裂台灣的權宜之計,但卻也讓活在當下的民眾、企業,必須在未來幾年想出萬全之計,避免電力缺口影響生產、就業,也避免電價上調帶動萬物齊漲,造成民生更加痛苦的窘境。

首先,我們支持行政院決定在9月底前完成全國能源會議,期盼這場在關鍵時刻舉行的全國會議,能夠廣納各界聲音,讓不同行業、社會階層與世代的想法,都能充分表達,也讓各界對於不同選擇所連結的不同用電生活,能夠有所想像。

一些因核四封存衍生的各種急迫性問題,如未來幾年合理的電力結構、用電成長率與替代方案,乃至於核一、二、三廠要延役還是除役問題,此刻不談,更待何時。政府事先都應做好資訊公開、透明,同時委託不同智庫根據各種用電情境模擬設算,以通俗語言讓民眾知曉,避免讓民眾陷入深奧的專有名詞與數據堆中,無法做選擇。

其次,不論是擁核、穩健減核、反核或是廢核的支持者,都應該體認到,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任何一種價值的選擇,都有其日後必然要付出的代價。不論這個代價是要犧牲一些生活的舒適感,換取長久的安全感,或是因選用不同組合的發電方式,必須面臨與現在迥異的電力價格。不可能不要核電,又不想認真節電或接受電價即將上漲的事實

近來一些公民團體,動輒以影響立法委員集會,或是占領主要交通樞紐等體制外作法傳達政治訴求。殊不知,在其片面主張正當性與「公民不服從」的同時,也一併把其他人民的正常生活當成戰場我們鼓勵各種公民團體在全國能源會議上傳達訴求,但是請把未來生活選擇權,交還給每個人各自做決定

民主生活的美好之處,就在於多元價值得以不同方式彰顯,讓創意可以相互激盪,帶來個體與總體成長。令人困擾之處也在於,一些重大決策往往需要更多時間來折衝多方意見,同時須針對受損、弱勢一方做出補救。

這樣的民主精神與風範,長期存在於台灣社會中,儘管先前的服貿爭議,現在的核電去留,及下一顆爭議未爆彈,都會讓不少台灣人在撕裂中備感痛苦、焦慮,對於未來更加茫然。不過,只要理性對話空間常在,真理總會愈辯愈明,有智慧的台灣人,終究會找出一條可繼續前行的道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