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大陸GDP最新數據 表裡各藏玄機

工商時報 編輯部   2014.04.18

近10年中國GDP成長率2014.04.18  

相較於今年前3個月國際景氣回溫,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活動衰退、陸續傳出債務違約、房地產熱度降溫、人民幣意外貶值等問題持續發酵,讓市場預期今年第1季中國經濟成長應大幅趨緩,且遠低於國務院所定的7.5%目標值。豈料,中國國家統計局前天公布的一系列統計數據,在各月度經濟數據不佳的情況下,GDP卻仍有7.4%,顛覆許多市場分析師的邏輯認知。尤其是影響GDP極大的第一季工業生產、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零售銷售的成長速度,皆減速達10%左右,貿易順差更降至166億美元,遠不如去年同期的420億美元,何以GDP增速只下滑了5%?

中國官方與專家對上述數據的脫鉤現象,多樂觀解讀為中國經濟的確正在轉型,以致於那些常被市場觀察的月度數據,無法反映當前經濟全貌。例如工業生產、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與貿易數據多與第二產業活動關係密切,但驅動經濟成長的引擎若來自於服務業,就易因這些數據欠佳而高估經濟成長的下滑程度。況且,第一季居民收入占GDP比提高,順利達成國務院「保就業即是穩增長」的目標。

然而,無論是質疑數據失真,或一味看好經濟健康轉型,都有其盲點存在。首先,第一季第三產業成長率達7.8%,確實高於GDP及第二產業成長的7.3%,且自2011年下半年起,中國物流及採購聯合會所公布的非製造業PMI就持續高於製造業PMI,代表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已逐漸移轉至第三產業。但從時間序列數據來看,第三產業的成長速度卻較去年第四季減速(從8.3%降至7.8%),並創下2012年第二季以來最慢,使目前所看到的「結構轉型」,只不過第二產業下滑速度較快所致。

況且,早自2012年第四季起,第三產業的經濟成長速度就持續快於第二產業,但中國經濟成長依舊持續降溫,顯見以各產業對GDP貢獻度比重的季度變化,判斷經濟結構是否趨於平衡的意義不大。重要的是那些寄望轉型的產業,是否找到新的成長動能,以支持其成為經濟成長的新引擎。遺憾的是,除了PMI外,中國幾乎沒有服務業的可靠統計資料,而國民所得會計帳中的相關資料也遠較製造業貧乏,使各界難以判斷服務業是否找到自發性動能。

其次,居民收入占GDP比提高的經濟結構再平衡現象,也有其脆弱性。雖然第一季居民收入成長率較企業利潤及財政收入成長,快了近2個百分點,表示民眾分享到較多的經濟成長果實,但仍無法否認同期間城鎮人均居民收入增長比經濟成長更慢的事實,亦凸顯出居民收入占GDP的提高,並非平均薪資的增加,而是來自於同期新增的288萬農民工(年增率1.7%)。

城市的工作平均薪資高出農村兩倍之多,自然帶動人口流入。但這些進城的農民工,與台灣1980年代至都會區工作的中產階級,會於城市落地生根不同。主要是因為中國土地制度僵固、戶口制度嚴苛,讓農民工充其量只是在外謀生的異鄉人。而即便上述兩項制度改善,農民工仍不免會被城市高漲的房價嚇退,讓他們的「未來」仍牢牢地綁在農村裡。

進一步探究房價高漲現象,可發現其使中國經濟發展存在生產面與需求面的高度矛盾。就生產面來看,農民工是支撐生產力成長的要角;就需求面而言,在消費成長不足、國際景氣回升力道薄弱的情況下,出口與商業投資難有期待,房地產業遂成為穩住經濟的樑柱。不過,高房價既是房地產業維持榮景的條件,卻也是阻礙城鎮化的因子,而城鎮化引導人們形成某種聚落及發展特殊產業的特性,又符合服務業成長的要件。環環相扣且相互制約的城鎮化與房價問題,讓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仍存有相當大的挑戰。

此外,在這次公布的經濟數據中,還有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亦即具有房市領先指標作用的第一季房屋新開工面積衰退25.2%、商品房銷售面積衰退3.8%,且商品房待售面積大增22.9%,皆顯示中國房市出現降溫的徵兆。倘若房市持續降溫,不僅會拉低第二季後的經濟成長,還可能因壞帳增加而衝擊到金融體系,產生類如去年6月的錢荒;而依靠土地出讓金挹注的地方政府財政,也將更為拮据,既影響有利產業發展的基礎建設,更無力推出吸引農民工的戶籍制度改革。如此一來,將阻礙農民工進城的意願,從生產面弱化經濟成長。

綜上所述,雖然第一季中國經濟趨緩的程度不大,讓市場鬆了一口氣,但從長期的趨勢觀察,由於服務業與消費至今並未找到自發性的成長動能,使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不如統計數據表面般平順。而城鎮化與維持內需成長間存在矛盾,也可能持續對經濟成長施壓。因此,從經濟結構來看,未來中國經濟下行風險仍有待持續觀察,使得中國經濟情勢演變仍是今年全球經濟不可小覷的風險因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