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以提高基本工資帶動薪資成長

中國時報 編輯部 2014年02月24日 

台灣薪資水準太低,多年來未見成長,扣除物價上漲後所剩無幾,民間消費日趨保守,薪資問題儼然是當前悶經濟最關鍵的一環。據報導,去年一至十一月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實質薪資平均為44700元,尚不及15年前的44900元,主要是因為與1998年相較,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加了16%,高於15.5%的薪資成長,實質薪資反較15年前減少。

若將實質薪資分工業、服務業兩部門來看,我國實質薪資成長停滯的現象在工業部門是從2007年、服務業是從2001年就開始出現,比如說,2007年台灣工業部門平均實質薪資為45500元,2012年反降至43400元。即使扣除最容易受外在條件變動影響的津貼、加給、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只觀察實質經常性薪資的情形也差不多,近年來都呈現停滯、甚至衰退的態勢。

經常性薪資不增反減,並不是因為經濟情勢不佳、企業獲利減少所致。儘管昔年動輒二位數的高成長榮景不再,金融海嘯餘波盪漾,但是近5年來台灣經濟成長率平均也有3.3%,10年平均為4%;另一方面,台灣的勞動生產力逐年上升的腳步並未停頓,自1980年代以來始終直線攀升,近10年全體產業勞動生產力指數從2003年87.9增加至2008年的105.8,2012年則是119.27。10年間平均成長率高達3.5%,5年平均則是2.5%。

勞動生產力上升但薪資不升,導致企業的單位產出勞動成本自1999年開始逐年下降。代表了在生產一單位商品或服務時,勞動報酬占生產總額的比例減少,企業的勞動成本負擔越來越輕。分部門來看,以工業部門的降幅最為明顯,指數從2003年的109.3及2007年的95.6,減至2012年的80.7,10年間減少了2成6。

表現在總體經濟方面,如同先前社論說過,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率勢必減少。GDP是受僱人員報酬、間接稅淨額、固定資本消耗、營業盈餘的加總;我國企業營業盈餘占GDP比,和薪資占GDP比相反,長期呈現上升的趨勢。1980、90年代該比例多在3成左右,1996年以後企業盈餘占GDP比開始連年增加,到了2003、2004年已經超過3成5,自2007年開始在32.5%至35.5%之間波動,2011年一度又超過3成5,據最新一期資料,2012年營業盈餘占GDP比率為3成3。

企業盈餘占GDP比上升,實質GDP近年平均有3.3%的成長,表示台灣企業經營表現相當亮眼,利潤滿滿。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儘管公司從員工生產力提升上得到了好處,但公司將成長的果實分享給員工的程度不夠,導致實質薪資倒退。如此一來,受薪階級對經濟成長無感、甚至反感,也加劇了社會上勞資雙方的對立。

政府最近大幅度組織再造,勞動部的成立彰示了政府對廣大受薪階級的重視。趁著新部門新氣象,我們建議勞動部應該盡快為所當為,推動制定「十年基本薪資調整計畫」。

可以考慮將過去5年的勞動生產力平均成長率,也就是2.5%,作為未來10年實質薪資調漲的目標。如此一來薪資與生產力可以同步成長,勞動者工作表現的精進才能適切地反應在應得報酬上,長期下來我國所得分配就可以趨向平均。

這樣的機制不會讓企業利潤下降;勞工取得其生產力上升而增加的部分,不會侵蝕盈餘,只會讓企業盈餘的成長減緩。對企業而言,也可能有益處:以生產力提升作為加薪的理由,將提供員工進一步提升自身生產力的誘因,未來企業經營將可能因此更有效率,對任何希望以永續經營為目標的公司均有利。

在總體方面,薪水的調升更可帶動國內消費,進而增加各業收益,使台灣早日掀開悶經濟的鍋蓋,邁向成長與均富並進的大道。

arrow
arrow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