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全面退場是2014年最大風險

【經濟社論】 2013.12.23

美國聯準會決定,量化寬鬆(QE)政策自2014年1月起開始退場,雖然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表示縮減債券收購計畫將視經濟情況逐步實施,無既定時間表,且未來一段時日利率仍會維持在超低水平,但聯準會啟動QE退場,已反映印鈔救市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時代即將結束,也無可避免將改變全球資金流動趨勢,並造成金融及經濟動盪;其中新興市場特別是亞洲國家勢必面臨極大的經濟風險,台灣必須強化因應風險的能力和準備。

QE退場啟動後,預期心理將對全球資金移動、股市、匯市及商品和資產市場產生顯著影響,美國是主要受惠者但存在風險,新興市場則將是最大的受害者。

首先,全球金融槓桿勢將逆轉,資金回流美國,美元匯率走強,美元資產吸引力將大增,從而有利於推升美國股票、債券、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抵銷QE退場對金融市場的可能衝擊。聯準會政策宣布後美國股市逆勢大漲,充分反映此一預期心理。另一方面,美國實體經濟受惠頁岩氣開發大幅降低能源成本,以及歐巴馬總統「重返製造」政策奏效,景氣復甦腳步逐漸站穩,QE漸進退場反而消除對未來投資的不確定性,可說利空出盡。

所以,QE在明年底、最遲後年中以前完全退場是可預期的發展,但QE在美國股市及房市製造出的泡沫仍是難以忽視的風險,這也將是QE何時完全退場及2015年美國會否升息的關鍵變數。

歐洲央行(ECB)及日本銀行因應QE退場的動向亦受到關注。從大勢來看,歐元區經濟復甦雖仍需時日,但風險已降低,對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德國總理梅克爾連任,亦有助穩定歐元區經濟。因此,ECB寬鬆貨幣政策雖不會和美國同步退場,但亦不致背道而馳。至於今年初才宣布實施日本版量寬政策的日銀,則處境最為尷尬,預料日銀量寬措施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但規模勢必縮小,時間也將縮短。

新興市場國家是QE的主要受益者,聯準會大量印鈔促使龐大熱錢湧進新興市場,雖刺激短期經濟繁榮,但也導致貨幣升值,並形成可觀的資產泡沫。今年6月聯準會釋出QE可能退場訊息,預期心理已引發市場動盪,部分拉丁美洲、東協及亞洲國家股匯市皆出現明顯波動。因此,2014年聯準會啟動QE退場,新興市場將面臨極大風險,熱錢撤出速度將愈來愈快,經濟體質較差的國家勢須承受貨幣貶值及資產泡沫崩解的衝擊,新興市場整體經濟成長率也可能大幅減緩。

中國大陸正在啟動經濟改革新政,為去槓桿、擠泡沫,甚而不惜犧牲短期成長,但QE退場帶來新的變數,大陸經濟成長減緩面臨內外部雙重壓力,存在多年的房市泡沫若失控走向崩潰,不排除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班日前警告大陸經濟已出現泡沫,並提醒要思考泡沫破滅時的應對之策。這也是習李未來必須面對的最大經濟難題。

台灣和東協國家貿易規模日益擴大,和大陸經濟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明年QE退場對新興市場的衝擊難免波及台灣;另一方面,近兩年台灣出口競爭力持續衰退,內需動能嚴重不足,再加上雙北房市泡沫化現象日益嚴重,QE若全面退場對台灣經濟的衝擊絕不容低估。

在因應對策上,中央銀行利率及匯率政策最受矚目,面對2014年亞洲金融及經濟的最大風險,央行雙率政策調控目標勢須更加重視金融的穩定,利率升、匯率貶是可以預料的趨勢;但台灣金融市場規模小,央行雙率政策的自主性不高,因此,政府必須加大振興經濟的力道,尤其應鼓勵投資,以加速改善企業體質及產業結構,才能從根本上再造經濟競爭力,為台灣進入後QE時代厚植根基,打開新的局面。

arrow
arrow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