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危機:大學和學生別再自欺欺人

【聯合報╱社論】   2013.09.03

世界銀行曾在「發展中國家的高等教育──危機與轉機」的論文中提到,當知識經濟變得重要時,高等教育機構所提供的知識品質,將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關鍵;「若不能有更好的高等教育,任何國家要想在以知識為基礎的全球經濟中獲益,將會非常困難。」

證諸台灣的現狀,大學設立浮濫、缺乏品管、學生水準參差,反映到人力市場上,就出現企業嘆找不到人才、國家文官素質變差,乃至大學畢業生失業率為平均失業率兩倍的現象。這些林林總總的症狀,都指向台灣今天的高教體系病得不輕;本報連續刊出的「高教轉骨」系列專題,主要用意就是在提醒政府和社會正視此一問題。

台灣不過二千三百萬人口,卻有一百六十多所大學,密度之高幾居世界之冠。過去十年,台灣大學生人數從六十八萬增加到一○三萬,成長百分之五十;碩士生從八.七萬增加到十八.五萬人,博士班人數從一萬六千人增到三萬四千人,均不止倍增。其中,人文社會類博士生的漲幅高於科技類,和產業的需求背離。

從台灣人口的結構變化,即可窺知高教機構之浮濫。台灣新生人口呈直線下降,由十九歲的卅五萬人,降至兩歲的十八萬人(一歲人口因龍年出生率回升,重回廿萬,今年出生人口預估會再降至十八萬)。亦即,即使所有高中職畢業生都進入大學就讀,未來每年大學新生都將減少近萬人;以大學一個系收四十名新生計算,接下來的十八年,每年要關掉二百五十個系。若未來只有六成高中職畢業生進入大學,則每年得關掉三百五十個系。

從近年實際招生情形看,即使學生來源已逐漸減少,台清交成政等入學門檻較高的大學仍未受影響。但不少原本招生困難的學校,在少子化海嘯來臨前即已左支右絀,甚至出現有學生註冊、沒學生上課,乃至販賣文憑等怪現象。

台灣的出生率急速下降非始於今日,十幾年來,社會上呼籲政府、教育體系及早因應的聲音未曾斷過,但這些年大學仍增加了十多所。政府和學校眼睜睜看著問題不斷惡化,演至難以收拾的局面。

對國家而言,大學院校的品質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石;對社會而言,接受良好高等教育,是社會階層流動的原動力。一般而言,失業時間較短、犯罪率較低、有較高判斷力選出品質較佳政治候選人的公民,是一個健康社會的基礎;而要獲致這些優良結果,前提是政府須確保國民接受的是有品質、有水準的教育。

但目前台灣狀況是,高教預算占GDP比率不比OECD國家低,卻因高校過度擴張,資源分散,許多學校(尤其私立大學)自籌經費能力不足,為求生存,教育品質成了最早被放棄的事。再加上缺乏求知意願、只想繳學費換文憑的學生眾多,於是,不夠格的學校和不夠格的學生合力破壞了台灣高教系統的品質。

無論政府或大學要不要正視此一問題,今年,第一波少子化海嘯已經襲向高中職。七月底放榜的末代基測登記分發,招生缺額高達六萬多人,公立的基隆高中一年級十四個班招生不到半數,台北市多所私校錄取人數更是個位數。大學校長間早就流傳著「二○一六大限」的說法,指的就是這波海嘯三年後將衝擊至少五十所大學院校,造成摧毀性的傷害。

教育部有歷年各大學入學新生統計,其實足以預估哪些科系可能因招不到學生而關閉,也應可預估十年內哪些高校會關閉。為免學生受害,教育部有必要公布這些預警資料,及早訂定高校轉型或退場機制,讓存在危機的學校早作因應,也讓學生和家長看清哪些學校值得就讀。

各大學即將開學,我們呼籲所有大學生: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選擇遵循自己的志趣,切勿在虛幻的集體自我感覺良好的潮流中弱化了個人自覺。如果校內有認真的老師和充裕的學習資源,請好好把握;如果學校缺乏競爭力或不適合自己,青年可以下決心另選一條實踐夢想的道路! 

 

「麻木不仁、視而不見」是現在政府官員不願意面對問題的心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高教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