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減速,台灣準備好了嗎?

【聯合報╱社論】   2013.07.28

近來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持續減緩,已對台灣造成衝擊。經濟部新公布六月外銷訂單較去年減少三‧五%,連續五個月負成長;其中,來自大陸的外銷訂單較五月大幅衰退八‧六%,較去年同期減少一‧九%,金額創下自二○一○年十月來的新低。大陸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兩岸經貿關係又日趨緊密,面對大陸經濟減速趨勢,台灣必須作好充分的因應準備。

大陸經濟正處於長短期矛盾及利益尖銳衝突的轉型期,習李顯已作好改革闖關的決心,要容忍以GDP(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率下滑的短期陣痛,換取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受各種不利因素及北京經濟改革新政影響,大陸GDP增長率從二○一一年第一季九‧七%一路下滑至今年第二季的七‧五%,已從「高速」增長減為「中速」增長。「國際貨幣基金」最新報告更警告:大陸現有增長模式不可能持續,如遲不推動改革,到二○二○年經濟成長可能腰斬至四%左右。這顯示,今後幾年大陸經濟下行風險將愈來愈高。

大陸經濟走緩及改革闖關,對台灣經濟有多層面、多層次的影響:首先,受大陸經濟增長減慢及整頓投資泡沫的影響,台灣對大陸出口無法避免受到衝擊;不僅供應台商大陸工廠零組件為主的高科技產業會受影響,以供應大陸內需市場、曾經風光多年的傳統產業更注定要過苦日子。台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占總出口比重逾四成,未來若不能開發新的出口產品或出口市場,必然制約國內經濟成長。

其次,大陸經改重頭戲在調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過去支撐大陸經濟高速增長的傳統製造業、資源產業及基礎建設相關產業,普遍存在投資泡沫的風險;但重點扶植的現代化產業部門包括高端設備、綠能、生技、新一代的資通訊產業等,近年已取得相當進展,未來勢將成為台灣出口產品的強大競爭者。

第三,大陸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將更重視薪資增長、環境保護及社會公平,這類趨勢必然進一步推高大陸工資水準及生產成本,進而終結近十多年來台商「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模式,並進一步削弱台灣對大陸的出口能量。

第四,大陸為擴大內需,積極發展服務業,並大力吸引包括台灣在內的外來投資、技術及專業人才,這固然提供台商很多新的商機,但也不免擴大對台灣資金、技術及人才的磁吸效應,導致台灣投資機會、核心技術及專業和經理人才大量流向大陸。所以,台商進軍大陸內需市場及服務業,若不能和台灣產業升級有效連結,最終對我方反而不利。

鑑於大陸經改及經濟下行風險對台灣經濟的巨大影響,政府必須要有長短期因應對策及相關準備。短期而言,政府須體認大陸經濟減緩對出口及經濟成長的可能衝擊,及時推出短期振興經濟措施,擴大替代性的需求,包括促進大陸以外巿場的出口及鼓勵國內投資等。另外,政府應積極和對岸協商,開放大陸旅客和貨物比照香港從台灣港口或機場中轉至其他國家,並加快落實推動人民幣回流機制,擴大台灣金融機構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利基。這兩項服務貿易業務,有助舒緩商品出口的負面衝擊,應列為最優先的協商事項。

中長期而言,政府須設法減緩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對台灣經濟的結構性影響。因兩岸經濟規模差距太大,體制又完全不同,不能一味放任市場主導;而應提出一套以台灣利益為主體、又可創造雙贏的兩岸經貿長程發展戰略規劃,並透過兩岸高層對話及政策協調逐步落實。要有前瞻作法,才能祛除不確定感,讓人民看到兩岸經濟的願景。

同樣重要的是,政府須有全球經濟戰略,及早確立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夥伴協定)及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的路徑,並鼓勵及協助企業進行第二次的全球投資和布局,擴大台灣經貿網絡與觸角。如此,才能緩和大陸經濟變局的衝擊,降低台灣的總體風險。 

全文網址: 大陸經濟減速,台灣準備好了嗎?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057382.shtml#ixzz2aKNcBwnd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中國經濟減速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