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經觀點論12年國教缺失

【經濟日報╱社論】2013.05.12

12年國教已經箭在弦上,預定103學年正式上路,未來高中職學生全面免學費、大部分免試入學。但是此項政策制訂過程中,並沒有經建會、主計處、財政部等財經部門的參與,也沒有審慎的財經思考邏輯,難怪社會各界仍然充滿疑慮。教育部有必要跳脫窠臼,從更理性的財經角度深切檢討,12年國教才不會荒腔走板。

依據教育部的說法,12年國民基本教育是在9年國民教育的基礎上,採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多元進路、優質銜接五大理念。總體目標(或社會效益)主要為:「質」的方面,提升國民基本知能,厚植經濟競爭力,均衡區域與城鄉教育發展,引導多元適性升學或就業等,在「量」方面,則預期全面實施階段具體目標免試入學率達85%以上、就近入學率達98%以上,以及全國優質高中職比率達95%以上。

但問題是,現行的教育制度其實已經符合適才適性的目標;而免試升學和免學費這種「不競爭」的手段不但不能實現「質」的目標,反而讓因材施教質變為「混材施教」而使弱勢學生被犧牲;經社條件較佳的學生,擔心公立高中的品質被拉低,可能增加補習或轉向私校,於是補習班和貴族化的私立學校又應運而生。高中生為了將來申請考試進入大學,只好靠補習班來彌補未經過嚴格測試的弱點,高中的補習將會有增無減。學校擔心會考沒有鑑別度,只好參考技藝、品德、社團、志工等難以量化的指標,又衍生作假、補習等問題,更對對弱勢學生不利。因此未來高中的學業程度和國家的競爭力恐將大幅滑落,社會流動率甚至可能降低。

換言之,從社會的成本效益角度分析,12年國教只有不具體、不確定的社會效益,但社會成本(包括上述的種種疑慮)卻很高,基本上就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也違反社會正義。 

再就量的目標而言,77學年度起國中畢業生就學機會率已經超過104%;國中畢業生升學率在100年度已經高達98%。而高中畢業生升大學比率100年平均已達95%;高職畢業生升大學比率則約為82%。教育部的統計顯示,個人從自己的成本效益分析,都認為升學是對自己長期有利的投資,不需要12年國教,自費的行為已經幫政府實現了量的目標,政府何必再多花費340億元的財政負擔,來補貼包括許多富人在內的自發自利的私人行為?而如果教育部很在乎升學率,那就把有限的資金花在亟需要幫助的人的手上,具體地說就是用「惠而不費」的方式,僅需增加少數的教育資源投注到這些2%不升學的國中生,以及5%至18%不再進入大學或技職院校的高中生,豈不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再從家庭的需要來看,高中生的父母通常在經濟方面已經有一定基礎,公立高中的學費並不至於構成負擔,反而是子女在學前教育階段的父母通常才成家立業,更需要政府的補助。教育部何不將國教向下紮根,反而更符合民眾需要,也能讓教育有好的開始,從而提升教育品質

總之,我們深切的建議教育部,重新檢討12年國教是否禁得起成本效益原則的檢驗。要提升教育品質,需要改變的是教育方法,包括教育部應有正確的教育理念,配合國家經濟社會的變遷需要。在沒有十足把握前,12年國教的實施方法可能要調整,千萬不要倉促上路。

何況,「教育基本法」第11條規定:「國民基本教育應視社會發展需要延長其年限;其實施另以法律定之。」制定高級中等教育法係賦予實施12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法律依據,並符合教育行政法制。這些法令至目前仍沒有經過立法院審議通過,教育部何不利用這個當做「事緩則圓」的下台階。 

 


1. 教育部的官員,應該去問問現在國中九年級學生(老師),瞭解一下教學現場的狀況,學生的學習成就差異度有多大,一部份來自課程內容的加深,一部份來自學科學習動力的薄弱,政府該做的是辦好「技職教育」,落實適性教育,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文憑。

2. 過去20年廣設高中的結果,讓許多缺乏基礎,也缺乏學習動力的學子進入普通高中就讀,但是高中的課程內容沒有太大的改變(難度依舊),一部分的學生根本是混畢業的。於是出現了總分8分就錄取大學,為了解決低分錄取大學,於是刪除了「倒扣」的計分方式,這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是在逃避問題?

3.終於有人也認為國教向下延伸比向上延伸有意義。現代的小孩普遍缺乏父母的陪伴,有能力者送安親班,功課全由安親班老師指導,養成高度的依賴性,孩子上了國中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於是送補習班,最甜美的親子時間(晚餐)就這麼消失了。

以目前的12年國教的實施方法,提升不了教學品質,也提升不了孩子的競爭力,學歷通膨的問題依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12年國教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