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同胞講股(3) 做功課與搞工作

 

2013/01/28 15:57

即使像我一樣玩了幾十年,也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能做的就是絞盡腦汁小心研究,目的也不過就是不要輸,所以我只注意資產的有形價值…

 

李博士,北京理工財務學博士,註冊會計師,電視台特約投資研究員

以前我曾經大略講過股林高手的派系,一般分為基本分析派及技術分析派,原則上學院出身的以基本分析派居多,草莽出身的以技術分析派為主。造成的原因我認為可能跟職業有關,學院出身多以講學為主,課本的理論就是不變的真理,他們的目標是追求長期持續的獲利。草莽出身的以收會員為主,必須能快速贏錢,萬一輸了不會被人告,所以傾向玩短線波段操作賺差價。這兩派都各有追隨者,也沒辦法完全判別好壞,投資人要學那一套就由人了。李博士是科班出身,很明顯的是屬於基本分析派,下面就是他的投資理論。

價值投資

基本分析派當然以價值投資為主,不過李博士的價值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我的股票價值觀是建立在公司的實際價值上,例如土地、轉投資、淨值、資產負債表,李博士的價值則是完全建立在公司的未來獲利,例如預期的營業成長率、預期的毛利增加趨勢、預期的eps成長率,也就是說一家公司的價值高低,未來的獲利決定一切,有高獲利就代表有高價值。至於如何判斷未來是否能有高獲利,李博士用的是老招–瞎子摸象,也就是要注意營收,要追蹤毛利淨利變化,總的一句話,多研究多觀察就是了。

價值看未來,如果能有神準的觀察能力,當然不算錯,只不過一般散戶的觀察力恐怕都不足夠,即使像我一樣玩了幾十年,也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能做的就是絞盡腦汁小心研究,目的也不過就是不要輸,所以我只注意資產的有形價值,萬一出事還可以收回本錢,這樣做是安全些,但可能會喪失買到高成長公司的機會。這幾年土地資產大翻身,我的資產價值這一招好像有點不太管用,因為價值被低估的股票越來越少,如果真要執行,恐怕找不到能投資的股票,或許採用李博士的未來價值法也是個方向,下次選股我會慎重考慮。

高成長股,波段操作

如果只考慮未來,當然就不能找個冷門的價值股來抱,買到如果三年都不動就麻煩了,所以李博士特別關注成長股,通常他會觀察該公司「三年的成長趨勢」,分析未來一段時間的「業績增長潛力」,然後根源這些資訊,評估出未來公司可能獲利金額及股價可能的漲幅。李博士還特別舉了獐子島、威達及洋河三支股票當範例,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獲勝。我特別拿放大鏡仔細的看了內容,數據太複雜又有點混亂,看了老半天也不清楚他在說什麼,看起來我可能還是要先繳費當個會員才能進入狀況。

熱門成長股一般都是快速漲跌,利多利空交織,很多老師都會建議採取波段操作,低買高賣賺差價。李博士也是說要「把握趨勢,在相對低點買進,相對高點賣出」,趨勢要如何掌握,他說可以用技術分析處理短期買賣,但長期上漲高度還是要看基本面,至於更詳細的波段操作方式,書裡面沒寫,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殺進殺出。波段操作我看大家都了解,不過能成功賺到大錢的應該不多,散戶又不是股神,沒買高殺低已經是萬幸,那能祈望每筆買賣都獲利,這個部份我看大家聽聽就好。

李博士雖然是科班出身,但他認為投資成功的關鍵是建立在「豐富的財務知識基礎上」,他說這種財務知識不等同於「系統而專業的財務學知識」,散戶需要認識的只是一些基本的財務指標。這方面跟我的觀念是完全一樣,我常建議大家要多觀察漲跌停板股票的前因後果,看報表不要鑽牛角尖,只要注意重要的、金額大的就可以,資料報表只要懂最基本的就足夠,多觀察經驗夠自然可以做出正確判斷。

李博士要大家投資前先「搞好工作」,剛開始我不知道要搞什麼工作,難不成共產黨連炒股票都要開工作會議先自我批判,看到最後我才了解搞工作就是我們常講的做功課,看起來兩岸玩股票的基本原則差異不大,要想在股市發財,我看大家還是先把工作搞好再說吧!

http://money.udn.com/report/storypage.jsp?f_ART_ID=282377#ixzz2JMxQcm2f

※ 好文章與好友分享,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郭大俠論壇
    全站熱搜

    賢哥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